经过多年的延迟FDA批准了Teva的通用EpiPen
生物通报道 来自北京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一种巨细胞病毒肽特异性抗体改变了自然杀伤细胞稳态,促进了几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Cell Host & Microbe杂志上。
北京大学的栗占国(Zhan-Guo Li)教授,及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杨光(Guang Yang)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栗占国教授从事风湿免疫病临床30年。在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及血管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有丰富的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免疫干预、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干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疱疹病毒β亚群的一个典型代表。hCMV的许多特点,包括在多种组织中的裂解性复制、感染后终身持续存在、经历潜伏期和间断重新激活期、巨大的蛋白质组以及对固有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广泛影响等,使得hCMV成为参与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候选病毒。然而目前尚不清楚hCMV在诱导自身免疫疾病中发挥的直接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报告称,鉴别出了一个自身抗体(抗pp150),它可以识别具有与hCMV pp150蛋白匹配的保守基序的一组肽,存在于各种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体内。抗pp150还识别单次跨膜蛋白CIp2A,诱导了CD56bright NK细胞——这一自然杀伤细胞亚群扩增与自身免疫疾病有关联。与这一研究结果一致,在几种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中循环CD56bright NK细胞的百分比下降,并与抗pp150浓度呈负相关。CD56bright NK细胞通过抗体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反应死亡。
索取康成生物表观遗传学研究领域的最新产品信息
研究结果揭示了,一个共享的hCMV诱导抗体与CD56bright NK细胞减少有关联,由此促进了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发病。
hCMV是一种获得惊人成功的病毒,它能够感染地球上大多数的人类。但已知的出生缺陷及疾病仅分别出现在新生婴儿及免疫系统受损的成年人中。这种病原体具有公诸于众的最大的病毒基因组,包含24万个DNA碱基对。与之相比,脊髓灰质炎病毒基因组只包含大约7500个碱基对。2012年11月,科学家们揭示了hCMV令人惊讶的、复杂蛋白质编码能力,该发现是朝着了解感染过程中这一病毒操控人类细胞的机制所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研究结果发布在Science杂志上(Science发布蛋白质组研究重大成果 )。
2012年12月,来自Gladstone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揭示出了hCMV能够如此成功地感染宿主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为对抗hCMV以及其他看似无危险却能够转而致命的病毒提供了新研究途径。相关论文发表在Cell杂志上(Cell:最“强悍”病毒之超级感染机制 )。
2013年11月,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罗敏华课题组在人神经干细胞体系的建立与HCMV感染人神经干细胞初步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结果发表于国际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中科院最新文章:揭示病毒感染干细胞的新发现 )。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A Cytomegalovirus peptide-Specific Antibody Alters Natural Killer Cell Homeostasis and Is Shared in Several Autoimmune Diseases
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 a ubiquitous beta-herpesvirus,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several autoimmune diseases. However, the direct role of hCMV in inducing autoimmune disorders remains unclear. Here we report the identification of an autoantibody that recognizes a group of peptides with a conserved motif matching the pp150 protein of hCMV (anti-pp150) and is shared among patients with various autoimmune diseases……
作者简介:
栗占国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风湿免疫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系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CMB杰出教授及吴杨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主任委员,国际风湿病联盟(ILAR)和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前主席,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前任主委,《Clinical Rheumatology》和《Int J Rheumatic Diseases》副主编,《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总编,《中华临床免疫与风湿病》总编,《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副主编,《医学参考报(风湿免疫专刊)》主编,《Ann Rheum Dis》、《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Rheumatology》、《Current Opinion Rheumatology》、《Clin Exp Rheumatology》、《中华内科杂志》及《中华医学杂志》等杂志编委。
从事风湿免疫病临床30年。在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及血管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有丰富的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免疫干预、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干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已在《Immunity》、《Ann Intern Med》、《Ann Rheum Dis》、《Arthritis Rheum》、《Autoimmunity》及《中华内科杂志》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主译或参编了《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免疫学高级教程》、《凯利风湿病学》、《Sjogren’s Syndrome》等30余部风湿病学专著。
-
合成微生物使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古老的进化神秘
2022-04-29 -
加强了恰帕斯高地土着居民的领土管理合作进程
2022-04-29 -
介绍CNVP,IUCN的新成员
2022-04-29 -
销售人员为肥胖客户推荐更多圆形产品
2022-04-29 -
黄石麋鹿的疾病隐藏成本 USU生态学家说 布鲁氏菌病会减少怀孕
2022-04-29 -
研究人员设计“智能”表面以排斥一切 但针对有益的例外
2022-04-29 -
大麻使用的性别差异开始在动物和人类的大脑研究的帮助下得到解释
2022-04-29 -
缅甸开始在全国红色名单上工作
2022-04-29 -
转染市场五年后将达到10亿美元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