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延迟FDA批准了Teva的通用EpiPen
2017年3月,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LOS Genetics在线发表了斯坦福大学Jin Billy Li课题组和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锐课题组共同研究的题为“Evolutionary analysis reveals regulatory and functional landscape of coding and non-coding RNA editing”的研究论文。随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在“编辑选择”(Editors’Choice)中以“The evolution of edited RNA transcripts”(Science (355), 6331, 1278-127,2017) 为题对该工作进行了报道,标志着两个课题组在RNA修饰进化研究上取得突破。
果蝇物种进化出大量编码和非编码RNA编辑位点调控神经功能。 (Science (355), 6331, 1278-127,2017)
RNA表观遗传修饰,特别是RNA编辑和甲基化修饰,具有非常重要的基因调控功能。Jin Billy Li课题组在近几年的一系列研究中系统性地揭示了人和其他动物物种中的大量RNA编辑现象 (Li JB*, Levanon EY*, et al. Science, 2009; Ramaswami G, et al. Nature Methods, 2012; Ramaswami G*, Zhang R*, et al. Nature Methods, 2013; Zhang R, et al. Nature Methods, 2014) 。其研究表明无论在哺乳动物或者在其他模式生物比如果蝇中,RNA编辑位点都富集在3’UTR区域,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
在最新的这篇pLOS Genetics的研究论文中,以13个果蝇物种为模式生物,两个课题组全面揭示了基因组的顺式调控元件在进化过程中如何介导A-to-I编辑位点的起源、丢失和维持。课题组发现在果蝇物种中,无论编码区还是非编码区的RNA编辑位点都受到强烈的负选择,并且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富集在神经功能相关的基因上,暗示其功能的重要性。课题组进一步揭示非编码区的编辑位点可以调控基因表达。在分子机制上,3’UTR的编辑位点可能通过介导mRNA的降解来调控基因表达。通过系统性的研究果蝇物种中RNA编辑的进化历程,这一研究对认识RNA编辑的进化和功能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揭示了非编码区RNA编辑位点的功能重要性。
Jin Billy Li教授和张锐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包括NIH、Ellison
Medical Foundatio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研启动经费和中山大学科研启动经费等的支持。
和本文同时期向pLOS Genetics投稿的北京大学陆剑教授研究组也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揭示了果蝇中RNA编辑对适应性演化可能有重要的作用。
原文标题:
Evolutionary analysis reveals regulatory and functional landscape of coding and non-coding RNA editing
The evolution of edited RNA transcripts
-
合成微生物使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古老的进化神秘
2022-04-29 -
加强了恰帕斯高地土着居民的领土管理合作进程
2022-04-29 -
介绍CNVP,IUCN的新成员
2022-04-29 -
销售人员为肥胖客户推荐更多圆形产品
2022-04-29 -
黄石麋鹿的疾病隐藏成本 USU生态学家说 布鲁氏菌病会减少怀孕
2022-04-29 -
研究人员设计“智能”表面以排斥一切 但针对有益的例外
2022-04-29 -
大麻使用的性别差异开始在动物和人类的大脑研究的帮助下得到解释
2022-04-29 -
缅甸开始在全国红色名单上工作
2022-04-29 -
转染市场五年后将达到10亿美元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