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科研 >

华中科技大学最新Cell子刊调控和促进觉醒的神经机制

时间:2018-12-17 00:00:00 来源:网络整理

饥饿能够引起睡眠觉醒状态的改变,人会从睡梦中被饿醒,就是钙视网膜蛋白阳性神经元在起作用。这一过程可能与能量平衡稳态、摄食行为、觉醒系统、情绪调节、奖赏系统等多个功能系统密切相关。pVT是重要的丘脑核团,参与了睡眠觉醒、摄食和奖赏等日常行为的调节。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alretinin Neurons in the Midline Thalamus Modulate Starvation-Induced Arousal”的文章,首次揭示了丘脑室旁核(pVT)中存在一类重要的神经元可对饥饿产生响应,同时在协调睡眠和觅食冲突中发挥关键作用。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2月6日的Current Biology杂志上,由于华中科技大学李浩洪教授领导完成,李浩洪教授的研究领域为综合运用膜片钳电生理技术,在体多通道活体动物记录技术,动物基因操纵以及光遗传学和成像技术,以及对情感记忆及相关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和冲动控制障碍等。并在细胞水平、神经环路水平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以期能阐明正常生理状态下,情感记忆形成的神经环路机制,以及其在相关疾病形成中的作用。

丘脑室旁核pVT的主要连接图谱(Martin-Fardon R,2012)

论文第一作者、研究中心博士化瑞芳表示,以往电生理研究发现pVT 神经元电活动存在昼夜差异。pVT 与视交叉上核的双向联系也提示其在生物节律调节中的作用。由此可推测pVT脑区可能在协调睡眠和摄食行为中起着重要的整合作用。

为阐明pVT脑区在上述行为调节中的具体神经机制,李浩洪教授团队采用在体多通道和多导睡眠记录技术,结合光遗传学,在小鼠身上实施测验。通过观察pVT 脑区神经元在饥饿状态下电活动变化。实验发现,饥饿能够提高小鼠觉醒水平,并激活pVT 脑区中钙视网膜蛋白阳性神经元(CR+)神经元,并且能够驱动其下游关联脑区抑制小鼠睡眠。

李浩洪教授团队计划未来在该脑区开展与代谢疾病相关的机制研究。通过与临床相结合,对该脑区在机体能量代谢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原文标题:

Calretinin Neurons in the Midline Thalamus Modulate Starvation-Induced Arousal

https://doi.org/10.1016/j.cub.2018.11.020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