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延迟FDA批准了Teva的通用EpiPen
胞质中高K+/低Na+的动态平衡对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物学功能至关重要。SOS途径是植物耐受Na+胁迫的重要防御通路,通过 SOS3-SOS2-SOS1的顺序激活将细胞内过多的Na+排出到胞外,维持细胞内K+/Na+平衡,调节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性。盐胁迫下,SOS2被SOS3激活后需要到达细胞膜,然后与细胞膜定位的Na+/H+逆向转运蛋白SOS1相互作用并磷酸化激活SOS1,实现Na+外排。
SOS途径中的上述三个关键组分的功能和分子调控机制已经研究的比较清楚。但是过表达SOS1、SOS2和/或SOS3或同时表达这三个关键因子并不能显著提高作物的耐盐性,暗示这个途径的其它关键因子还未被发现。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研究组发现拟南芥ESCRTs(Endosome Sorting Complex Required for Transports)的一个关键组分VpS23A参与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盐胁迫下,vps23a突变体中SOS2细胞膜定位减少,导致SOS1的磷酸化水平降低,从而使SOS1活性受到抑制,结果Na+外排能力降低,vps23a突变体表现出对盐胁迫敏感的表型。
研究人员进一步实验发现VpS23A能够加强SOS2/SOS3复合体的结合并且驱动SOS2定位到细胞膜。遗传学实验验证了SOS2和SOS3在植物体内发挥抗盐功能依赖于VpS23A。基于以上结果--膜定位的SOS2对提高植物的耐盐性至关重要,人为设计了工程化过表达定位于细胞膜上的豆蔻酰化形式的SOS2,结果果然证明这个方案能够显著地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综上所述,该研究揭示了VpS23A通过SOS途径调控植物耐盐性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SOS途径介导的植物耐盐机理,同时对今后培育耐盐作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上述研究结果于2020年5月18日在线发表在Molecular plant杂志(DOI:10.1016/j.molp.2020.05.010),谢旗组已毕业博士生娄丽娟和助理研究员于菲菲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谢旗研究员和于菲菲助理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农业大学郭岩教授课题组和西班牙植物生化与光合作用研究所的pardo教授也给予该项研究大力支持。该工作得到了科技部蛋白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和农业部转基因研究项目的资助。
原文标题:
ESCRT-I component VpS23A sustains salt tolerance by strengthening the SOS module in Arabidopsis
-
合成微生物使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古老的进化神秘
2022-04-29 -
加强了恰帕斯高地土着居民的领土管理合作进程
2022-04-29 -
介绍CNVP,IUCN的新成员
2022-04-29 -
销售人员为肥胖客户推荐更多圆形产品
2022-04-29 -
黄石麋鹿的疾病隐藏成本 USU生态学家说 布鲁氏菌病会减少怀孕
2022-04-29 -
研究人员设计“智能”表面以排斥一切 但针对有益的例外
2022-04-29 -
大麻使用的性别差异开始在动物和人类的大脑研究的帮助下得到解释
2022-04-29 -
缅甸开始在全国红色名单上工作
2022-04-29 -
转染市场五年后将达到10亿美元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