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延迟FDA批准了Teva的通用EpiPen
深圳2021年11月23日 /美通社/ -- 近日,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主办的首届优秀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征文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承启张弓教授的论文《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SARS-CoV-2 affinity to human ACE2 determines COVID-19 progression and clinical outcome》荣获2021年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优秀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奖。
本次优秀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类别进行评选,共有16篇论文获奖,其中生命健康类仅有5篇论文获奖。
承启新冠论文获“深圳市首届优秀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奖”荣誉证书
11月18日上午,2021年深圳市科协学术活动月启动仪式暨首届优秀自然科学学术论文成果评选颁奖活动在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举行,张弓教授以获奖论文作者身份受邀出席活动,穿着他标志性的Hello Kitty衣服上台领奖。
深圳市首届优秀自然科学学术论文成果评选颁奖
张弓教授的获奖论文研究的是新冠病毒S蛋白与人类ACE2受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特性。结果显示,38摄氏度及以上的体温可以有效降低新冠病毒S蛋白与ACE2的结合力,因而在新冠初期,发烧可降低新冠病毒侵染性,减轻症状,降低死亡率。而在新冠晚期,由于体内侵染和扩散已完成,高烧体温则只会给人体带来损害,无法降低死亡率。这与国内外大量临床数据十分吻合,简言之,“能发烧就没大事”。这篇文章对新冠治疗中第一时间降低体温的做法发出质疑,为新冠治疗方法的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该项研究发表在《Computational and Structural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随即得到广泛关注,科技日报专门撰文报道。(详情请看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1-01/06/content_460576.htm?div=-1)
中国日报(China Daily)也对此进行专访,并将此成果作为 Fighting COVID-19: the Chinese way (抗击新冠的中国道路)专刊的一部分。(详情请看链接:https://covid-19.chinadaily.com.cn/a/202101/06/WS5ff5600ba31024ad0baa0de7.html)
难能可贵的是,这篇论文是本次获奖的16篇论文中唯一一篇主要由公司完成的科研成果,其他论文均由大学或科研院所完成。2020年2月疫情爆发期间,全国多数大学和科研院所无法正常运转。承启组织力量,独辟蹊径采用分子动力模拟方法先行计算预测,得以在严格封城时推进研究,同时克服种种困难,利用公司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实验验证,最终成就了这一重要成果。因此,此次获奖彰显了承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强大的科研实力。
-
合成微生物使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古老的进化神秘
2022-04-29 -
加强了恰帕斯高地土着居民的领土管理合作进程
2022-04-29 -
介绍CNVP,IUCN的新成员
2022-04-29 -
销售人员为肥胖客户推荐更多圆形产品
2022-04-29 -
黄石麋鹿的疾病隐藏成本 USU生态学家说 布鲁氏菌病会减少怀孕
2022-04-29 -
研究人员设计“智能”表面以排斥一切 但针对有益的例外
2022-04-29 -
大麻使用的性别差异开始在动物和人类的大脑研究的帮助下得到解释
2022-04-29 -
缅甸开始在全国红色名单上工作
2022-04-29 -
转染市场五年后将达到10亿美元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