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延迟FDA批准了Teva的通用EpiPen
急性肾损伤在病情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中很常见,其特征包括血清肌酐水平上升和肾小管坏死,已发表的数据显示,住院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的比例超过40%,而且死亡率较高。有研究表明急性肾损伤是继急性呼吸衰竭之后,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中位于第二的并发症。可见,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引起急性肾损伤的机制至关重要。
暨南大学吴建国教授团队联合香港中文大学蓝辉耀教授团队以及广东省人民医院余学清教授团队,围绕新冠病毒感染引起急性肾损伤的分子机制开展了科技攻关研究。研究成果于2021年11月23日在《Advanced Science》《尖端科学》杂志上在线发表,文章的题目为“SARS-CoV-2 N protein induces acute kidney injury via Smad3-dependent G1 cell cycle arrest mechanism”。
研究团队利用超声微泡系统,在小鼠肾脏特异表达新冠病毒N蛋白,发现N蛋白可以直接导致肾小管坏死、促进血清肌酐水平上调、诱导急性肾损伤,这些现象在缺血的动物模型中更加明显和更加严重,并且与临床数据非常吻合。
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N蛋白通过与Smad3信号分子相互作用,激活细胞死亡途径、诱发急性肾损伤。通过对Smad3基因敲除小鼠研究以及对特异性Smad3抑制剂处理的动物研究,发现敲除Smad3基因以及抑制Smad3基因均可显著降低新冠病毒N蛋白诱导的细胞死亡和急性肾损伤程度;提出Smad3可作为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导致急性肾损伤潜在的新药靶标。
香港中文大学蓝辉耀教授、暨南大学吴建国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余学清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暨南大学香江学者王文标博士和南方医科大学陈俊哲博士为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吴建国团队围绕新冠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开展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包括:揭示了新冠病毒感染诱导细胞因子风暴的机制,证实HIF-1α在新冠病毒感染诱导过度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中的关键功能,提出靶向HIF-1α的抑制剂是防治新冠肺炎的潜在药物(Tianet al.,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1);发现NLRp3炎症小体在新冠病毒感染导致过度炎症反应和肺损伤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新冠病毒N蛋白激活NLRp3炎症小体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急性肺炎和肺损伤的关键因素(pan et al., Nat Commun 2021)。先后发表与新冠病毒研究相关的论文16篇,包括: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18.187),Advanced Science (IF:16.806),Nature Communication (IF:14.919),Frontiers in Immunology (IF:7.561),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IF:7.163),Computational and Structural Biotechnology Journal (7.271),Cell and Bioscience (IF:7.133),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IF:5.293),Journal of Virology (IF:5.103),Frontiers in Medicine (IF:5.091),Viruses (IF:5.048) 等。
文章链接:http://doi.org/10.1002/advs.202103248
病原微生物研究院
-
合成微生物使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古老的进化神秘
2022-04-29 -
加强了恰帕斯高地土着居民的领土管理合作进程
2022-04-29 -
介绍CNVP,IUCN的新成员
2022-04-29 -
销售人员为肥胖客户推荐更多圆形产品
2022-04-29 -
黄石麋鹿的疾病隐藏成本 USU生态学家说 布鲁氏菌病会减少怀孕
2022-04-29 -
研究人员设计“智能”表面以排斥一切 但针对有益的例外
2022-04-29 -
大麻使用的性别差异开始在动物和人类的大脑研究的帮助下得到解释
2022-04-29 -
缅甸开始在全国红色名单上工作
2022-04-29 -
转染市场五年后将达到10亿美元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