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延迟FDA批准了Teva的通用EpiPen
2022年2月23日,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与生命科学学院、现代农业研究院邓兴旺实验室在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上在线发表题为“From hybrid genomes to heterotic trait outpu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的综述论文,阐述了植物杂种优势分子机制研究的机遇和挑战。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指种内或种间遗传背景具有差异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一代(F1)在生长势、生物量、产量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优于亲本。该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对于各种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良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基因组学、群体遗传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与结合,为植物杂种优势产生的遗传和分子机理的研究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很多研究借此揭示了各个物种中不同性状杂种优势产生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及表观遗传修饰组基础,并利用一系列杂交组合群体发掘了新的杂种优势位点。本文对这些重要研究成果进行回顾,讨论了当前杂种优势机理研究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
文中从四个方面综述了植物杂种优势近些年的研究进展:(1)植物的杂种优势现象体现在F1整个生活史的方方面面;(2)F1杂合基因组是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基础;(3)F1相较于亲本的基因表达变化是连接F1基因组和杂种优势表型的重要“分子桥梁”;(4)群体基因组信息是挖掘杂种优势位点的有力资源。最后,文中基于新的基因组学方法对植物杂种优势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的多组学和群体遗传学策略
本文通讯作者为邓兴旺教授和何光明副研究员,第一作者为现代农学院博士生刘文文,何航研究员和博士生张宜林也参与了本文的写作。本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6952662200022X
-
合成微生物使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古老的进化神秘
2022-04-29 -
加强了恰帕斯高地土着居民的领土管理合作进程
2022-04-29 -
介绍CNVP,IUCN的新成员
2022-04-29 -
销售人员为肥胖客户推荐更多圆形产品
2022-04-29 -
黄石麋鹿的疾病隐藏成本 USU生态学家说 布鲁氏菌病会减少怀孕
2022-04-29 -
研究人员设计“智能”表面以排斥一切 但针对有益的例外
2022-04-29 -
大麻使用的性别差异开始在动物和人类的大脑研究的帮助下得到解释
2022-04-29 -
缅甸开始在全国红色名单上工作
2022-04-29 -
转染市场五年后将达到10亿美元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