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确定产生视紫红质的关键机制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高致死率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为1.3-8%,目前尚无能够有效预防其发生发展的药物。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探索相关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近日,北京大学和武汉同济医院的研究团队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杂志发表了题为“Untargeted metabolomics identifies succinate as a biomarker and therapeutic target in aortic aneurysm and dissection”的文章,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发现主动脉瘤和夹层(Aortic aneurysm and dissection,AAD)患者血浆中琥珀酸水平明显升高,大规模人群验证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证明琥珀酸可以作为诊断AAD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细胞层面研究、动物模型试验以及基因敲除试验进一步证实血浆中高浓度琥珀酸加重小鼠AAD的进展,抑制巨噬细胞内琥珀酸生成通路,降低琥珀酸水平,可以降低ADD发病率、减轻AAD进展、缓解血管扩张、降低血管炎症等。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琥珀酸可以作为AAD诊断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论文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doi/10.1093/eurheartj/ehab605/6371855#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European Heart Journal》杂志,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我国科学家揭示发育中人脑小胶质细胞区域特化和状态转换的时空动力学特征
2022-12-15 -
国外科学家发现治疗脂肪肝的潜在新靶点
2022-12-15 -
科学家开发一种可用于mRNA细胞溶质传递的病毒模拟细胞膜涂层纳米颗粒
2022-12-15 -
科学家发现脑血管生成及完整性维持新机制
2022-12-15 -
我国科学家实现纳米粒子在原位脑胶质瘤模型中的动态实时观测
2022-12-15 -
科学家发现促进胰腺癌细胞转移的机制
2022-12-15 -
我国科学家揭示神经调节肽选择性识别神经调节肽U受体的分子机制
2022-12-15 -
科学家揭示果蝇痕迹条件反射和延迟条件反射的不同机制
2022-12-15 -
我国科学家在细胞命运调控因子c-Myc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2022-12-15 -
科学家定向开发新的基因递送载体用于基因治疗
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