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确定产生视紫红质的关键机制
细胞外囊泡作为介导不同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信使,在各种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上的一项题为“Neddylation of Coro1a determines the fate of multivesicular bodies and biogenesis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的研究中,来自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揭示细胞外囊泡生成新机制。研究团队指出,在细胞外囊泡生成过程中,冠蛋白1a(Coro1a)进行了拟素化修饰。拟素化的Coro1a与多泡体(MVB)膜相关,并通过直接结合RAS癌基因家族成员7(Rab7)促进MVB募集和Rab7的激活。随后,MVBs靶向溶酶体以依赖Rab7的方式降解,导致细胞外囊泡分泌减少。此外,拟素化的Coro1a的减少会增强肿瘤细胞外囊泡的产生,从而促进肿瘤进展,这表明拟素化的Coro1a是调节细胞外囊泡生物发生的理想靶标。
该研究揭示了拟素化修饰的Coro1a介导的细胞外囊泡生成调控的机制,并鉴定出晚期内体/多囊泡体膜上通过直接结合招募Rab7的首个哺乳动物蛋白。为深入理解细胞外囊泡生成的调控机制及囊泡的胞内运输过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jev2.12153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T细胞免疫疗法能缓解自体免疫疾病
2022-12-15 -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体内监测柔性传感器
2022-12-15 -
我国科学家揭示核孔复合物胞质环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
2022-12-15 -
无机-生物混合人工光合系统用于食品生产
2022-12-15 -
我国科学家揭示发育中人脑小胶质细胞区域特化和状态转换的时空动力学特征
2022-12-15 -
国外科学家发现治疗脂肪肝的潜在新靶点
2022-12-15 -
科学家开发一种可用于mRNA细胞溶质传递的病毒模拟细胞膜涂层纳米颗粒
2022-12-15 -
科学家发现脑血管生成及完整性维持新机制
2022-12-15 -
我国科学家实现纳米粒子在原位脑胶质瘤模型中的动态实时观测
2022-12-15 -
科学家发现促进胰腺癌细胞转移的机制
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