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延迟FDA批准了Teva的通用EpiPen
表观遗传学修饰可以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调控基因的活性。DNA甲基化是最常见的一种表观遗传学修饰,广泛参与了细胞对基因表达的控制,在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和疾病状态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p16 基因的DNA甲基化是癌症发展中最常见的事件之一。此前人们发现,p16失活会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但还不确定p16 DNA甲基化是不是癌转移的驱动者。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研究团队日前证实,p16特异性DNA甲基化的确可以失活基因转录和促进癌转移。这一成果发表在十一月二十三日的Genome Biolog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的邓大君教授和张宝珍副教授。
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p16特异性的DNA甲基转移酶(p16-dnmt)。研究显示,p16-dnmt转染HEK293T细胞能显著降低p16启动子活性,诱导p16 CpG岛甲基化和失活p16转录。(延伸阅读:专家经验谈:如何进行DNA甲基化分析)
研究人员还将p16-Dnmt编码片段整合到一个表达可控的载体中,在GES-1和BGC823细胞系诱导p16特异性DNA甲基化。研究表明,p16特异性DNA甲基化能增强这些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16突变的A549细胞系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效果。上述实验结果在小鼠肺转移模型中得到了验证。此外,强制过表达p16能够逆转这些细胞的迁移表型。
作者简介:
邓大君 教授、研究员、院学委会副主任、病因学研究室主任、基础教研室主任、恶性肿瘤发病机制与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198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1992、1994、1996年德国联邦药物所毒理系客座科学家,2001.5-2002.4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2000年北京市科技新星,200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抗癌协会病因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长期从事肿瘤病因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
张宝珍 副教授 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1999),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2005),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病因学研究室副研究员。
生物通编辑:叶予
生物通推荐原文:p16-specific DNA methylation by engineered zinc finger methyltransferase inactivates gene transcription and promotes cancer metastasis
-
合成微生物使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古老的进化神秘
2022-04-29 -
加强了恰帕斯高地土着居民的领土管理合作进程
2022-04-29 -
介绍CNVP,IUCN的新成员
2022-04-29 -
销售人员为肥胖客户推荐更多圆形产品
2022-04-29 -
黄石麋鹿的疾病隐藏成本 USU生态学家说 布鲁氏菌病会减少怀孕
2022-04-29 -
研究人员设计“智能”表面以排斥一切 但针对有益的例外
2022-04-29 -
大麻使用的性别差异开始在动物和人类的大脑研究的帮助下得到解释
2022-04-29 -
缅甸开始在全国红色名单上工作
2022-04-29 -
转染市场五年后将达到10亿美元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