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延迟FDA批准了Teva的通用EpiPen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结直肠癌患者的KRAS基因突变概率高达30%-50%,KRAS基因突变是导致肿瘤转移、复发的关键因素。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此类患者未能从抗EGFR靶向治疗中获益,从而导致我国结直肠癌肿瘤相关死亡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目前针对存在KRAS突变的CRC的治疗策略有抑制KRAS激活或抑制KRAS下游促增殖信号通路MEK/ERK的活化,但均以二期临床试验失败而告终。因此,研发针对KRAS基因突变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成为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近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高国全教授团队在二甲双胍治疗KRAS突变型结直肠癌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结果于2020年5月22日以研究长文(Article)形式发表在国际知名杂志pNAS(中科院一区,IF=9.58),题为“Metformin selectively inhibits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with KRAS mutation by intracellular accumulation through silencing MATE1”。
二甲双胍已被报道是一种潜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但在结直肠癌临床实验中其治疗作用存在差异和争议。本研究发现,对于接受标准抗肿瘤治疗的合并糖尿病的KRAS突变型结直肠癌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其中位生存时间比服用其他降糖药物延长37.8个月;相反,二甲双胍不能改善野生型KRAS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有趣的是,与临床分析一致,在细胞模型和pDX模型中,二甲双胍主要在KRAS突变细胞和肿瘤中积累,但不在KRAS野生型细胞和肿瘤中蓄积。
机制研究表明,突变的KRAS蛋白通过上调DNA甲基转移酶1 (DNMT1),导致二甲双胍排出细胞的转运泵分子 (MATE1) 高甲基化和表达下调。该研究结果为KRAS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受益于二甲双胍治疗提供了依据。该研究团队正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进行前瞻性临床试验,将为二甲双胍的使用提供更直接的证据。
博士生谢晋烨、夏良平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博士生向微、何文卓医生(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高国全教授、周倜副教授、杨霞教授是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受到科技部重大专项、重点研发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标题:
Metformin selectively inhibits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with KRAS mutation by intracellular accumulation through silencing MATE1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05/21/1918845117
-
合成微生物使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古老的进化神秘
2022-04-29 -
加强了恰帕斯高地土着居民的领土管理合作进程
2022-04-29 -
介绍CNVP,IUCN的新成员
2022-04-29 -
销售人员为肥胖客户推荐更多圆形产品
2022-04-29 -
黄石麋鹿的疾病隐藏成本 USU生态学家说 布鲁氏菌病会减少怀孕
2022-04-29 -
研究人员设计“智能”表面以排斥一切 但针对有益的例外
2022-04-29 -
大麻使用的性别差异开始在动物和人类的大脑研究的帮助下得到解释
2022-04-29 -
缅甸开始在全国红色名单上工作
2022-04-29 -
转染市场五年后将达到10亿美元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