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外科研 >

MET扩增对某些非小细胞肺癌的驱动作用

时间:2021-07-21 00:00:00 来源:网络整理

Camidge说,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许多重大进展都来自于定义这种疾病的分子特异性亚群,研究人员已经能够开发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到目前为止,所有这些子集都是基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排(即两个独立的基因融合产生一个致癌基因)。

“我们开始意识到,非小细胞肺癌不是一种疾病,”Camidge说。“在过去15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开始在这张保护伞内把不同的疾病分开。现在,至少有8种不同的分子特异性亚型已经获得fda批准。”

基因扩增是癌症的驱动因素

这篇题为“Crizotinib在met扩增NSCLC患者中的应用”的新论文发表在《胸肿瘤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6月刊上,介绍了定义NSCLC亚群的第三种方法,可以用特定药物进行靶向。而不是突变或基因重排,这第三类代表致癌基因激活通过基因扩增。当某一特定基因的拷贝数量增加时,就会出现基因扩增,但这一过程很难识别。

“不像基因突变或基因重排——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基因扩增是一个持续的变量,”Camidge说。“你需要多复印几份才会有效果?”这是一个基因的增加,因为它对癌症如此重要,还是它被染色体同一部分的许多其他基因的增加所拖累?你把切割点放在哪里来说明这个关卡重要而这个关卡不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将基因扩增确定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驱动因素具有挑战性的原因。”

在这项研究中,Camidge和其他研究人员在辉瑞赞助的研究中专门关注MET扩增。MET是一种编码通常参与细胞生长的蛋白质的基因。虽然正常情况下可以很好地控制它,但它可能会变得失调,并驱动一些癌症的行为。这种情况有时会由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排而发生,但也可能通过基因扩增而发生。

如果MET扩增是一些患者的癌症驱动因素,那么抑制MET可以减缓或停止这些患者的NSCLC的进展是有道理的。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该研究要求医院和癌症中心使用一种叫做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基因测试,对来自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样本进行MET扩增。在CU和其他一些地方,MET FISH测试是由Marileila Varella-Garcia博士完成的,她是医学院前医学肿瘤学教授(现已退休)。

在研究期间,共有88名MET扩增水平不同的患者接受了克唑替尼。尽管克里唑替尼目前被许可作为一种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和ROS1 (c-ros致癌基因1)抑制剂,用于治疗一些其他亚型NSCLC。,它也是MET抑制剂。

结果显示,MET扩增水平最高的患者对克唑替尼治疗的反应率最高,经历更长的无肿瘤进展生存期,而MET扩增水平较低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较差。

这项始于2006年的研究是最大的努力之一,旨在确定MET基因扩增有意义水平的相关诊断测试,并证明MET抑制剂药物对治疗由MET扩增驱动的NSCLC患者有效。

Camidge说:“对于这种罕见的肺癌亚型来说,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我认为这是一个相当好的证据,证明有一些患者仅仅是MET扩增导致了他们的癌症。”

见过扩增检测和治疗

Camidge说,MET扩增驱动的非小细胞肺癌之所以独特,有很多原因。首先,它非常罕见,只占所有非小细胞肺癌的不到1%。

第二,它往往发生在那些通常不被确定为有致癌因素的肺癌患者中,包括吸烟者和老年人。

“这不是你的经典驱动癌基因亚型,”他说。“它往往会打破大多数我们通常与致癌基因联系在一起的规则,即它们通常在年轻人和从不吸烟的人身上发现。所以,即使你是吸烟者,即使你年纪较大,如果你的医生没有发现驱动癌基因,他们没有寻找MET扩增,他们应该考虑一下。”

正因为如此,Camidge说,没有确定驱动癌基因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该考虑进行MET扩增检测。他特别推荐使用这项研究中使用的FISH检测方法,而不是仅仅依赖于下一代测序,这是一种不同类型的基因检测,在识别MET扩增时可能返回假阴性。

Camidge说:“虽然一些测序测试可以与FISH测试相比较,可靠地检测出基因扩增,但其他的不能。”“这一切都隐藏在每个商业公司或学术实验室用来分析测序数据的软件中。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们更好地定义我们所寻找的MET拷贝数信息的临床相关性,这种差异就会出现。”

当使用抑制剂治疗遇到amplification-driven NSCLC患者,Camidge说制药公司开始探索满足放大作为额外的新的和现有的目标满足抑制剂,而且他希望团队的发现将有助于告知研发最终帮助病人。

“这是一个真正可操作的致癌基因,”他说。“这很罕见,但却是真的。”

Journal Reference:

D. Ross Camidge et al. Crizotinib in patients With MET-Amplified NSCLC.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21 DOI: 10.1016/j.jtho.2021.02.010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