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外科研 >

汤新景团队在环状反义寡聚核苷酸作为microRNA抑制剂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时间:2021-12-08 00:00:00 来源:网络整理

汤新景团队在环状反义寡聚核苷酸作为microRNA抑制剂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1年10月21日,我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汤新景研究团队在学术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Circular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for Specific RNase-H-Mediated microRNA Inhibition with Reduced Off-Target Effects and Nonspecific Immunostimulation”。

汤新景团队在环状反义寡聚核苷酸作为microRNA抑制剂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microRNA(miRNA)作为一类非编码RNA小分子,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物进程,如细胞生长、代谢、凋亡、肿瘤发生、病毒感染等。miR 21和miR 222是两种常见的致癌miRNA,被证实在多种实体瘤中高度表达,包括乳腺癌、胰腺癌、肺癌和恶心胶质瘤等。靶向miRNA的反义寡核苷酸是调控miRNA功能的有力工具,但遗憾的是其会产生脱靶效应和非特异的免疫刺激。相比于线性寡聚核苷酸,环状寡聚核苷酸有其独特的拓扑学和酶学性质。本研究合理地设计和构建了环状寡聚核苷酸,相比线性寡聚核苷酸,其独特的拓扑性质显著降低了其作为miRNA抑制剂的脱靶效应,具有更高的靶向特异性。

汤新景团队在环状反义寡聚核苷酸作为microRNA抑制剂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同时,相比于线性硫代寡聚核苷酸,环状硫代寡聚核苷酸可以更有效地诱导miR 21和miR 222的降解,并上调pTEN和pDCD4下游抗肿瘤蛋白的表达水平。此外,环状硫代寡聚核苷酸也大大降低了反义寡聚核苷酸诱导的非特异性免疫刺激效应,进一步显示环状寡聚核苷酸在核酸药物研究中的优势。

北京大学药学院汤新景教授为该工作的通讯作者,团队17级博士研究生阿木古布、17级硕士研究生苏文博和20级博士研究生赵晓然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责任通讯单位。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1c01421

【通讯作者简介】

汤新景团队在环状反义寡聚核苷酸作为microRNA抑制剂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汤新景,博士,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pI。长期从事核酸化学生物学、核酸药物精准修饰和以核酸为靶头的新型肿瘤诊疗纳米探针的研究。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 Nucleic Acids Res.,Anal. Chem. 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2010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曾获中国药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物化学奖(2013)和中国药学会以岭生物医药青年奖(2017)。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供稿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