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外科研 >

新发现!导管原位癌复发后,近两成病例与原始病灶无关

时间:2022-07-26 10:18:47 来源:网络整理

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是一种常见的浸润前病变,尽管接受了治疗,但仍然有一小部分患者会发展成浸润性乳腺癌。一项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发现,当导管原位癌复发时,大多数浸润性复发在克隆上与原始病灶相关,但少数例外。

荷兰癌症研究所、MD安德森癌症中心和伦敦国王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指出,大约5-10%的导管原位癌患者会复发,即便接受治疗后也是如此。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后来的复发与初始疾病有关,还是单独发生的,但他们预计大多数是由原始病灶引起的。

为了研究原始和复发病灶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人员收集了原发性导管原位癌样本和配对的复发样本,以开展测序等分析。他们发现,四分之三的浸润性复发在克隆上与原始病灶相关,但近20%的病例并非如此。

这一结果表明,人们可能需要重新思考导管原位癌的风险。主要作者之一、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Tapsi Kumar表示:“通过分析目前最大的DCIS队列,我们发现一部分浸润性乳腺癌复发与原发性DCIS无关。这些数据挑战了我们以往对DCIS进展的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起点来确定更好的预测性标志物。”

研究人员对24对肿瘤配对样本开展了外显子组测序,其中原始病变是导管原位癌,复发病变是浸润性乳腺癌。每对样本之间共有的突变数量各不相同,从0个到112个不等。总体而言,83%的肿瘤配对样本表现出克隆相关性的证据,但17%没有。在4对配对样本中,他们找不到共同突变。

同样地,对62对肿瘤的拷贝数分析发现,71%是克隆相关的,27%是不相关的,还有2%是不确定的。他们随后对这些配对样本开展靶向测序分析,发现51%是克隆相关的,15%是不相关的。

基于以上各种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在75%的病例中,浸润性复发在克隆上与最初的导管原位癌相关,表明肿瘤细胞在最初治疗阶段没有被清除。然而,令人惊讶的是,18%的病例与导管原位癌无关,代表了新的独立谱系。还有7%的病例是不确定的。

随后,研究人员对四例导管原位癌患者的原发和复发疾病样本进行单细胞测序,进一步检查了克隆谱系并发现了亚克隆。他们注意到,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样本之间存在驱动突变和染色质畸变的重叠。

此外,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包括pIK3CA和Tp53,而最常见的扩增子影响了17q12、17q21.1和11q13位点。他们的分析表明,这些事件发生在导管原位癌的早期阶段,也就是浸润性复发的若干年前。

共同通讯作者、伦敦国王学院的Elinor Sawyer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我们不能再将DCIS仅仅视为一种前兆,而是应将其视为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因素。这些重要的新信息,连同其他发现,有望改变我们未来管理和治疗这种疾病的方式。”

原文检索

Lips, E.H., Kumar, T., Megalios, A. et al. Genomic analysis defines clonal relationships of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and recurrent invasive breast cancer. Nat Genet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2-01082-3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