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健康院在可诱导外源基因表达工具猪培育及其应用取得新进展
4月22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果树分子育种学科组的专利技术“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桃根系稳定转化方法及其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910139795.7。发明人:韩月彭;徐胜利;郑蓓蓓;赖恩惠。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转入植物的基因组上,以获得含目标性状植株的方法,其主要应用于植物性状分子机理基础研究和植物品种改良以及新品种培养等方面。目前,一些重要的农作物如棉花、大豆、水稻和苹果等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已获得了具有高产、高抗等优良性状的转基因新品种,为推动未来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桃是多年生类重要的核果果树,基因组大小230Mb,约为拟南芥基因组大小的两倍,其稳定转化工作难度较大,严重阻碍了桃的分子遗传改良研究进程。目前仅有少量文献报道桃的农艺性状探索研究,尚无高效稳定的转基因体系建立公布。另外,转基因植物通常是利用农杆菌介导离体外植体进行转化获得转基因植株。农杆菌有两种,一种是根癌农杆菌,该类型的菌株被广泛地用于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另一种是发根农杆菌,主要是用于转基因根的获得。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发现,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桃外植体转化极难获得桃转基因材料。因此,建立高效稳定的转化体系已成为当前致力于桃农艺性状基础研究和分子遗传改良研究迫切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针对上述问题,武汉植物园果树分子与育种学科组韩月彭研究员等发明了“一种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桃根系稳定转化方法及其应用”。其目的在于攻克桃稳定转化难的技术瓶颈,提供一种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桃根系稳定转化方法及其应用,即利用发根农杆菌介导桃芽段外植体稳定转化获得转基因根+野生型芽桃复合型株系的体系建立。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桃转化方法体系建立为今后开展桃耐盐碱,抗重金属毒害、抗涝、抗线虫等方面的研究及加强桃抗性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
寄生蜂共生病毒双向调节寄主免疫的新机制
2022-07-26 -
上海交大系统院吕海涛课题组多维度刻画具有潜在临床对应性的实验性急慢性肝炎的功能代谢特征谱
2022-07-26 -
物理与天文学院贾金锋课题组最新突破进展发表PRL
2022-07-26 -
水生所关于微囊藻毒素对摇蚊幼虫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2022-07-26 -
郑火青实验室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论文
2022-07-26 -
邹晓庭实验室在FRONTIERS IN NUTRITION发表论文
2022-07-26 -
物理与天文学院沈文忠课题组:钙钛矿/晶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研究取得进展
2022-07-26 -
香港浸会大学Nature子刊发文:一种蛋白水解酶 可调控饱腹感
2022-07-26 -
昆明植物所在凯特芒果实成熟的分子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