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外科研 >

肝细胞癌中脂质体异常积聚

时间:2022-07-26 10:33:34 来源:网络整理

肝细胞癌中脂质体异常积聚
ppARγ通过usp22介导的去泛素化作用稳定,导致脂质积累并促进肝细胞癌。信贷:宁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DICp)朴海龙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去泛素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 (USp22)与肝细胞癌(HCC)中脂质组异常积累的相关性。

他们阐明了USp22调控的脂肪生成机制,涉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 -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在HCC肿瘤发生中的轴,并为通过USp22抑制靶向脂肪生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这项研究发表在4月21日的《自然通讯》杂志上。DICp的徐国旺教授和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谭广教授也参与了这项研究。

代谢重编程是癌症的标志之一,其中脂肪生成异常增加(DNL)是最常见的特征之一。

在不分裂的细胞中,脂肪酸的合成速率较低,主要从细胞外循环中吸收脂质。相反,DNL,特别是脂肪酸从头合成,是癌细胞的重要脂质来源。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免疫印迹检测了肝癌组织中USp家族成员的表达,并与成对的正常相邻组织进行了比较。他们进一步使用液相色谱-质谱法筛选不同的代谢物。

结果表明,USp22是最显著的高表达USp成员,且USp22的高表达与脂质及脂样代谢物上调相关。

分子和生化实验证实USp22通过ppARγ调节脂质代谢,ppARγ是一种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属于核激素受体家族,通过上调脂质合成酶如ACC、ACLY和脂肪酸合成酶(FASN)促进脂质生成。

ppARγ是USp22和USp22介导的去泛素化稳定的ppARγ和激活的ppARγ靶基因(即ACC和ACLY)的底物,促进脂肪生成和HCC肿瘤的发生。

朴海龙教授说:“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靶向脂肪酸合成的选择,这可能有利于肝癌中USp22高表达的患者。”



中国科学院提供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