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于重金属的奶牛加剧了对抗生素耐药的病原体危机
据新华网报道,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被赋予“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等定位的天津,近年来旗帜鲜明喊出“制造业立市”,努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高质量发展之路转得艰难但坚决。一条科技创新的“上扬曲线”,勾勒出这座“工业大市”加速迈向高水平“创新强市”的坚实足迹。
在极寒海域,来自天津的亚洲最大最先进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正进行吹填作业。中交天津航道局首席顾问顾明说,经过十几年努力,《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系列技术成果,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并凭借该技术最终建造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天鲲号”。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衡量科技水平的“金杠杠”。这几年,这一大奖的天津“榜单”逐年拉长:2018年8项、2019年17项、2020年22项。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编著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1》显示,天津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80.88%,位列全国第四,居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第一梯队。
202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天津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44%,居全国第三;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321亿元,同比增长超200亿元。
“坚持‘四个面向’,坚持‘以用立业’,持续提升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对科技创新发出的“动员令”掷地有声。
走进天津阿尔特汽车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纯太阳能汽车──“天津号”甚是亮眼。它攻克了太阳能高效转化、高密度储能、轻量化材料等多项科技难题,集合了无人驾驶等47项先进技术。
“天津号”是天津市推行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的产物。近几年,像“揭榜挂帅”这样的科研改革和政策密集出台,有效破解成果转化难点堵点。
天津大胆向创新主体放权,赋予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这激励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蔡韬等科研人员潜心科研。蔡韬所在的团队去年在全球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这被认为是“从0到1”的重大突破。“6年就干这一件事。没个底子托着,谁敢这么干?”蔡韬说。
2020年以来,天津组建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等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如今,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已连接高校院所80家,聘请院士专家64位,联系领军企业1600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460余项,新落地项目近400个,总投资额300多亿元,对人才和项目的“虹吸效应”加速显现。
创新为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年上半年,天津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4%。
(来源:天津市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
潜在的脑损伤标志物可指导中风的评估和治疗
2022-08-10 -
科学家低估了北美的积雪量
2022-08-10 -
研究发现维生素D与鱼油不会降低房颤的风险
2022-08-10 -
最轻的光线数字显示器和大脑科学的未来
2022-08-10 -
早期胚胎发育中RNA解旋酶Ddx3xb相分离调控母源mRNA翻译机制
2022-08-09 -
补充淀粉可降低罹患遗传性癌症风险
2022-08-09 -
Cell Stem Cell新研究为肠道如何修复受损组织提供了深入的见解
2022-08-09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子图谱
2022-08-09 -
秦燕课题组在Science Bulletin发表论文阐述“核糖体组织细胞器发生”
2022-08-06 -
软体动物中胚层发育新机制
2022-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