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确定产生视紫红质的关键机制
多发性硬化症(MS)是最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好发于视神经、脊髓和脑干,多发病于青、中年,女性较男性多见。MS患者脑脊液(CSF)中的B淋巴细胞参与炎症反应并分泌寡克隆免疫球蛋白。既往研究发现EBV病毒(爱泼斯坦-巴尔二氏病毒)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与MS显著相关,但其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清楚。
近期,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通过对MS血液和CSF的配对B细胞库进行单细胞测序,初步鉴定出一种交叉反应性CSF衍生抗体,进而利用蛋白微阵列检测重组表达的CSF衍生抗体对抗MS相关病毒。该团队通过分子模拟证明了EBNA1(EBV转录因子)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粘附分子蛋白(GlialCAM)之间的高亲和力。此外,该团队证实EBNA1免疫可加重小鼠MS模型,抗EBNA1/GlialCAM抗体在MS患者中普遍存在。该研究发现揭示了EBV感染与MS之间的关联机制,可为MS治疗新方法提供思路。相关研究结果以“Clonally Expanded B Cells in Multiple Sclerosis Bind EBV EBNA1 and GlialCAM”为题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Nature》,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432-7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科学家开发一种可用于mRNA细胞溶质传递的病毒模拟细胞膜涂层纳米颗粒
2022-12-15 -
科学家发现脑血管生成及完整性维持新机制
2022-12-15 -
我国科学家实现纳米粒子在原位脑胶质瘤模型中的动态实时观测
2022-12-15 -
科学家发现促进胰腺癌细胞转移的机制
2022-12-15 -
我国科学家揭示神经调节肽选择性识别神经调节肽U受体的分子机制
2022-12-15 -
科学家揭示果蝇痕迹条件反射和延迟条件反射的不同机制
2022-12-15 -
我国科学家在细胞命运调控因子c-Myc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2022-12-15 -
科学家定向开发新的基因递送载体用于基因治疗
2022-12-15 -
科学家发现灵长类动物羊膜形成具有两个独立的阶段
2022-12-15 -
我国企业成功研发首个低温高效提取移动智能工厂
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