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者Cell子刊揭示调控细菌耐药和复苏的关键分子机制
2018年11月21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ell子刊Molecular Cell以长文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白凡研究
2018年11月21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ell子刊Molecular Cell以长文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白凡研究
2013年初,《Science》杂志上两篇关于CRISpR的论文开启了基因组编辑的新时代。自那时起,科学界掀起了一阵CRISpR热潮,论文数量也呈指数级增长,从
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s)是不同类型DNA损伤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类型之一。若不能及时修复或发生错误修复,则可能导
来自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美国芝加哥大学,宾州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6A facilitates hippocampus-dependent lear
**代RNA干扰研究工具-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由于其研究周期短、干扰效率低、无marker标记、有细胞毒性、高通量研究和体
尽管癌症的特效药物和治疗手段日新月异,但癌症仍然是人类当前主要的死亡原因。肿瘤的发生、进展及转移受到癌细胞自身的强烈影响,但更与肿...
2018年10月12日,国际神经科学经典传统杂志《Cerebral Cortex》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晓群课题组与同济大学沈沁课题组合作完成题为“Mor
中山大学生科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吴仲义教授课题组在生物学国际权威期刊《基因组研究》(Genome Research)(5年影响因子13 8)发
2018年10月3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范衡宇教授实验室在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杂志报道了一个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核仁蛋
协和医院胆道闭锁分子诊断原创成果可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小儿外科汤绍涛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该行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在部分地区其患病率已经高达30%-40%,但是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