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延迟FDA批准了Teva的通用EpiPen
C-Myc是一种活跃于很多人类肿瘤中的重要转录因子,但人们还不清楚它的作用机制。南开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乳腺癌细胞中鉴定了一个介导c-Myc转录激活的lncRNA/蛋白复合体,这项研究前不久发表在十大肿瘤学期刊之一的Cancer Research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叶丽虹教授。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也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这种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会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乃至危及生命。乳腺癌发生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研究人员在人类MCF-7乳腺癌细胞中发现,c-Myc靶基因的启动子会被癌蛋白HBXIp占据。研究人员还通过临床乳腺肿瘤样本证实,HBXIp表达与c-Myc靶基因Cyclin A、eIF4E和LDHA的表达相关。用RNAi沉默HBXIp,c-Myc就不能上调自己的靶基因。(延伸阅读:南开大学解析癌症表观遗传新机制)
进一步研究表明,HBXIp通过亮氨酸拉链直接与c-Myc互作,招募lncRNA Hotair和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沉默HBXIp、Hotair或LSD1都足以阻断c-Myc对癌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
这项研究指出,HBXIp/Hotair/LSD1复合物是c-Myc激活靶基因转录的关键效应子,阐明了c-Myc推动癌变的作用机制。
作者简介:
叶丽虹 198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1989获医学硕士学位后任大连医科大学讲师,1992年赴日本群马大学分子药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文部省奖学金资助),1997年3月获医学博士学位(M.D., ph.D.),在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奖学金资助下做两年博士后工作,之后就职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2000年末以“引进人才”到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和蛋白质生化研究室学术带头人。现任南开大学及天津市特聘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863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评审专家。
生物通编辑:叶予
生物通推荐原文:HBXIp and LSD1 scaffolded by lncRNA Hotair mediates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by c-Myc
-
合成微生物使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古老的进化神秘
2022-04-29 -
加强了恰帕斯高地土着居民的领土管理合作进程
2022-04-29 -
介绍CNVP,IUCN的新成员
2022-04-29 -
销售人员为肥胖客户推荐更多圆形产品
2022-04-29 -
黄石麋鹿的疾病隐藏成本 USU生态学家说 布鲁氏菌病会减少怀孕
2022-04-29 -
研究人员设计“智能”表面以排斥一切 但针对有益的例外
2022-04-29 -
大麻使用的性别差异开始在动物和人类的大脑研究的帮助下得到解释
2022-04-29 -
缅甸开始在全国红色名单上工作
2022-04-29 -
转染市场五年后将达到10亿美元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