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延迟FDA批准了Teva的通用EpiPen
广州3月14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林洁)中山大学今天宣布,该校奚志勇团队首创的控制蚊虫媒介技术经过初期试验显示,沃尔巴克氏菌可抑制蚊子体内的寨卡病毒。
登革热、登革出血热以及寨卡病毒等由伊蚊传播。伊蚊是传播重要虫媒传染病的媒介。奚志勇介绍,该团队利用显微胚胎注射技术,在果蝇、伊蚊和库蚊体内提取沃尔巴克氏体,并成功将其导入到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体内,使其与蚊虫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实验室雄蚊与自然界非携带沃尔巴克氏体雌蚊交配所产的卵不能发育。“像寨卡和登革热的虫媒病要维持传播,都需要一个最低的蚊媒数量临界线。”通过大量释放实验室雄蚊,可以使蚊子种群数量降低到足以引起疾病流行的临界线以下。
奚志勇团队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蚊子工厂”,该工厂面积超过3500平方米,有4个车间,每个车间按照现有技术能够每周生产500万只雄蚊。奚志勇介绍,在防控寨卡病毒方面,将有望在巴西建立“蚊子工厂”,预计很快开始实施。(原标题:中山大学团队建成世界最大“蚊子工厂”)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合成微生物使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古老的进化神秘
2022-04-29 -
加强了恰帕斯高地土着居民的领土管理合作进程
2022-04-29 -
介绍CNVP,IUCN的新成员
2022-04-29 -
销售人员为肥胖客户推荐更多圆形产品
2022-04-29 -
黄石麋鹿的疾病隐藏成本 USU生态学家说 布鲁氏菌病会减少怀孕
2022-04-29 -
研究人员设计“智能”表面以排斥一切 但针对有益的例外
2022-04-29 -
大麻使用的性别差异开始在动物和人类的大脑研究的帮助下得到解释
2022-04-29 -
缅甸开始在全国红色名单上工作
2022-04-29 -
转染市场五年后将达到10亿美元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