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延迟FDA批准了Teva的通用EpiPen
开花植物的种子会在不利条件下保持休眠状态,等到条件有利的时候再萌发,生成一个新的植株。种子的休眠和萌发受到内部和外部信号的严格控制。虽然人们知道光敏色素调控初级种子休眠,但还不清楚其中的分子机制。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八月十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光敏色素B控制拟南芥种子休眠和萌发的信号通路。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林荣呈(Rongcheng Lin)研究员。
研究人员发现,转录因子REVEILLE1 (RVE1)和RVE2在光敏色素B(phyB)下游起作用,促进初级种子休眠,抑制红/远红光下的可逆萌发。在吸胀(imbibition)之后,RVE1和RVE2的表达水平被phyB下调。
进一步研究表明,RVE1直接结合GIBBERELLIN 3-OXIDASE 2的启动子抑制其转录,并由此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此外,DELAY OF GERMINATION 1也在phyB下游起作用。这项研究揭示的信号传导通路将环境光照与内部因子整合起来,对种子休眠和萌发进行控制。
赤霉素(GA)是一种重要的促生长植物激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和展叶。过去人们认为,一年生植物通过赤霉素促进花朵的形成。但宾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这种重要的植物激素也有着抑制成花的作用。人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对赤霉素的双重作用加以抑制,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更多详细信息参见:Science解开成花过程中的悖论)
光是决定植物发育的关键环境因素,光照和GA对植物的下胚轴伸长起到了相互对立的调控作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DELLA介导的pIF降解有助于协调光和GA信号,控制拟南芥的下胚轴伸长。这项研究发表在六月十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邓兴旺(Xing Wang Deng)教授和陈浩东(Haodong Chen)副研究员。(更多详细信息参见:北大邓兴旺、陈浩东Nature子刊再发新成果)
向日葵是太阳的忠实粉丝,每天守望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早在1898年科学家就已经描述过向日葵追随太阳的行为,但其中的机制一直不为人知。加州大学的植物学家们首次将向日葵成长过程中的“追星”行为与生物钟联系起来,解开了这个重要的生物学谜题。这项研究发表在八月五日的Science杂志上。(更多详细信息参见:Science封面文章解开重要生物学谜题:向日葵为何向太阳)
作者简介:
林荣呈,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6年和1999年在华中农业大学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2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8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汤普森植物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08年5月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入选中国科学院“****”。 2013年“****”终期评估获得优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4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现任中国科学院光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已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8名,正在指导博士和硕士生8名。在Science、pNAS、plant Cell和plant physiology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
生物通编辑:叶予
生物通推荐原文:phytochrome B and REVEILLE1/2-mediated signalling controls seed dormancy and germination in Arabidopsis
-
合成微生物使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古老的进化神秘
2022-04-29 -
加强了恰帕斯高地土着居民的领土管理合作进程
2022-04-29 -
介绍CNVP,IUCN的新成员
2022-04-29 -
销售人员为肥胖客户推荐更多圆形产品
2022-04-29 -
黄石麋鹿的疾病隐藏成本 USU生态学家说 布鲁氏菌病会减少怀孕
2022-04-29 -
研究人员设计“智能”表面以排斥一切 但针对有益的例外
2022-04-29 -
大麻使用的性别差异开始在动物和人类的大脑研究的帮助下得到解释
2022-04-29 -
缅甸开始在全国红色名单上工作
2022-04-29 -
转染市场五年后将达到10亿美元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