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延迟FDA批准了Teva的通用EpiPen
来自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细胞信号网络协同创新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YAp antagonizes innate antiviral immunity and is targeted for lysosomal degradation through IKKε-mediated phosphorylation”的文章,发现了YAp具有一种独立于Hippo和LATS的调控新机制,即YAp在天然免疫途径的新作用。
这一研究成公布在5月8日的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为苏州大学周芳芳教授,以及浙江大学张龙教授,
Hippo通路是近年发现的一条调控器官大小发育,以及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信号转导通路。经由YAp/TAZ的转录激活功能,Hippo信号通过控制生长因子和凋亡抑制因子表达、细胞周期蛋白调控以及多信号通路互作,可维持器官细胞数目的动态平衡,其异常则诱发多种肿瘤发生。然而关于YAp是否在天然抗病毒免疫中发挥作用,科学家们了解的还很少。
在最新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YAp能负调控一种抗病毒免疫反应,如果缺失了YAp就能增强天然免疫力,病毒载量和体内发病率也会减少。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人员解析了其作用机制:YAp阻断了转录因子IRF3的二聚化,并阻止IRF3在病毒感染后向细胞核的移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病毒激活激酶IKKε能令YAp Ser403磷酸化,从而引发溶酶体中YAp的降解,导致YAp介导的细胞抗病毒反应抑制减少。这些发现不仅证明了YAp是IRF3激活的一种调节因子,而且还指出了YAp一种独立于Hippo和LATS的调控新机制,即YAp在天然免疫途径的新作用。
上个月,浙江大学的徐平龙教授研究组发现宿主细胞在营养/能量胁迫或者接触抑制环境中,其对病毒核酸的识别功能和抗病毒防御能力均有显著增强。这一调控依赖于细胞中Hippo-YAp通路的关键激酶Lats1/2。也就是说Hippo通路效应蛋白YAp/TAZ是天然的TBK1抑制蛋白,其功能独立于转录调控潜力,能够与TBK1形成复合体并有效阻止TBK1的K63型泛素化修饰以及TBK激活复合体的形成。
这一研究也定义了Hippo通路在抗病毒防御中的生理功能,以及YAp/TAZ不依赖其转录潜力的新功能和作用模式。浙大生研院“****”教授发表NatureCellBiology文章
(生物通:万纹)
作者简介:
周芳芳博士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
周芳芳教授,2008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获得博士学位。2008-2013年在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2014年在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任研究助理教授。2014年10月受聘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特聘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周芳芳教授长期致力于细胞信号转导,包括TGF-β,Wnt,NF-κB等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以及在人类疾病特别是肿瘤发生发展中细胞信号紊乱导致的影响,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如Nature CellBiology、Molecular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及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等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周芳芳教授及其团队致力于免疫系统中信号通路的作用机理以及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信号的改变对肿瘤发展的影响。
主要研究方向:
1、先天免疫与其他信号通路(TGF-β、Wnt、Hippo/Yap)间的互作(cross-talk)及其生理意义;
2、肿瘤细胞转移过程中逃脱免疫监视的机理;
江苏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简介
江苏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11月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由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IBMS)承担建设,其工作基础依托江苏省免疫学重点学科,依托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免疫学和病原生物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实验室学术兴趣是病原生物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从微生物学到免疫学,从分子生物学到生物技术,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多学科角度研究,涉及苏州大学多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通过“以pI带动方向,以方向实现融合”的原则,已实现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生物技术、临床相关学科及生物医用材料和工程等相关学科的多学科交叉,也为实验室科技创新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实验室总面积约2000m2,其中包括不同级别的净化层流实验室200 目前,实验室研究空间约3000 M2,具备动物室、BSL-2L实验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细胞培养室等,具备该领域研究的国际先进的研究设备,包括流式细胞仪分选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激光扫描细胞仪等,是目前国内外“感染与免疫”实验装备较好实验室之一。同时,本实验室也是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免疫学研究的联合体组成单位之一,有很好的合作和资源共享能力。
张龙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1999-2003:四川大学生物学基地班 学士
2003-2008: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博士
工作经历
2008-2013: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LUMC)博士后
2013 : 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LUMC)研究助理教授
2013年9月至今 :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学术荣誉
2016年获得科技部"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原青年“973”项目)首席
2015年入选中组部国家****(青年****项目)
2014年获得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原文标题:
YAp antagonizes innate antiviral immunity and is targeted for lysosomal degradation through IKKε-mediated phosphorylation
-
合成微生物使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古老的进化神秘
2022-04-29 -
加强了恰帕斯高地土着居民的领土管理合作进程
2022-04-29 -
介绍CNVP,IUCN的新成员
2022-04-29 -
销售人员为肥胖客户推荐更多圆形产品
2022-04-29 -
黄石麋鹿的疾病隐藏成本 USU生态学家说 布鲁氏菌病会减少怀孕
2022-04-29 -
研究人员设计“智能”表面以排斥一切 但针对有益的例外
2022-04-29 -
大麻使用的性别差异开始在动物和人类的大脑研究的帮助下得到解释
2022-04-29 -
缅甸开始在全国红色名单上工作
2022-04-29 -
转染市场五年后将达到10亿美元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