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延迟FDA批准了Teva的通用EpiPen
来自武汉大学生科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KSHV ORF57 reveals dimeric active sites important for protein stability and function”的文章,成功解析卡波氏肉瘤病毒(KSHV)重要功能蛋白ORF57 C端(ORF57-CTD)的单体和二聚体结构,并对其二聚化机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8月10日的pLoS pathogens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为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蓝柯研究员,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董宇辉研究员,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郑志明研究员。第一作者为袁菲博士、高增强博士和Vladimir Majerciak博士。
卡波氏肉瘤病毒 (Kaposi’s sarcoma 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又名人类疱疹病毒8型,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肿瘤病毒,能导致卡波氏肉瘤和B细胞淋巴瘤等恶性肿瘤。ORF57是KSHV编码的早期基因,在病毒复制过程中能稳定病毒转录的mRNA从而促进病毒复制,是病毒裂解复制过程中的重要功能蛋白。ORF57蛋白半衰期较短,因此维持其稳定性对其发挥功能至关重要。既往报道证实ORF57蛋白通过二聚化而得以稳定,然而ORF57二聚化的详细生化机制长期没有得到充分的阐明。
这项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成功解析了ORF57-CTD蛋白3.5Å分辨率的二聚体结构和3Å分辨率的单体结构,揭示了ORF57-CTD每一个单体球状核心区域底部都含有一个保守的锌离子CHCC结合序列并结合一个锌离子;此外,ORF57-CTD的每个单体N端延伸出一个长臂并包裹住另一个单体核心区域,且两个单体的核心区域以反向平行的形式相互作用。因此,N端长臂和核心区域的相互作用介导了ORF57的二聚化形成。
研究人员进一步体外交联实验以及免疫荧光实验表明,删除N端的长臂(图2)或者对两个单体球状核心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氨基酸进行突变均导致ORF57二聚体解离。
这一研究首次成功解析了ORF57单体及二聚体的结构,详细揭示了ORF57的稳定性和二聚化的分子机制,为深入理解KSHV生命周期基因表达调控提供了新的线索,也为KSHV相关肿瘤新型治疗手段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原文标题: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KSHV ORF57 reveals dimeric active sites important for protein stability and function
http://journals.plos.org/plospathogens/article?id=10.1371/journal.ppat.1007232#references
-
合成微生物使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古老的进化神秘
2022-04-29 -
加强了恰帕斯高地土着居民的领土管理合作进程
2022-04-29 -
介绍CNVP,IUCN的新成员
2022-04-29 -
销售人员为肥胖客户推荐更多圆形产品
2022-04-29 -
黄石麋鹿的疾病隐藏成本 USU生态学家说 布鲁氏菌病会减少怀孕
2022-04-29 -
研究人员设计“智能”表面以排斥一切 但针对有益的例外
2022-04-29 -
大麻使用的性别差异开始在动物和人类的大脑研究的帮助下得到解释
2022-04-29 -
缅甸开始在全国红色名单上工作
2022-04-29 -
转染市场五年后将达到10亿美元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