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延迟FDA批准了Teva的通用EpiPen
6月10日,在钟南山院士指导下,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赵金存教授团队与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国家生物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p3实验室)、美国爱荷华大学、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团队合作,在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Generation of a Broadly Useful Model for COVID-19 pathogenesis Vaccination, and Treatment”的研究成果,应用表达新冠病毒受体人ACE2的腺病毒转导小鼠,快速建立首个新冠肺炎非转基因小鼠模型,此动物模型可应用于新冠肺炎治疗药物效果评价、疫苗效果测试及致病机制等多方面研究。
据介绍,疫情早期,虽然我国毒株已分离,但由于国际和国内hACE2转基因小鼠保有量有限,繁育耗时长,临床症状不典型,诊疗方案、药物、疫苗和致病机制体内验证严重滞后。
在钟南山院士指导下,该研究团队探索利用腺病毒载体,在小鼠肺脏转导表达hACE2,建立国际首个新冠肺炎非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成功解决上述难题。小鼠在SARS-CoV-2感染后,肺脏中可检测到高滴度新冠病毒,并出现体重下降和类似新冠肺炎病人的临床病理表现。
该模型相比传统受体转基因小鼠模型,构建周期短,不需要特殊繁育,可用于多种基因修饰小鼠动物模型构建,且技术方法简单,易于重复,适宜推广,有利于我国抗病毒药物、抗体、疫苗的应急验证及致病机制研究。目前,该模型已共享给我国多家单位,有效缓解了COVID-19肺炎动物模型缺乏的难题。
原文标题:
Generation of a Broadly Useful Model for COVID-19 pathogenesis Vaccination, and Treatment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合成微生物使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古老的进化神秘
2022-04-29 -
加强了恰帕斯高地土着居民的领土管理合作进程
2022-04-29 -
介绍CNVP,IUCN的新成员
2022-04-29 -
销售人员为肥胖客户推荐更多圆形产品
2022-04-29 -
黄石麋鹿的疾病隐藏成本 USU生态学家说 布鲁氏菌病会减少怀孕
2022-04-29 -
研究人员设计“智能”表面以排斥一切 但针对有益的例外
2022-04-29 -
大麻使用的性别差异开始在动物和人类的大脑研究的帮助下得到解释
2022-04-29 -
缅甸开始在全国红色名单上工作
2022-04-29 -
转染市场五年后将达到10亿美元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