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企业新闻 >

中科院吴青峰研究组揭示下丘脑神经元多样性的起源

时间:2021-04-23 00:00:00 来源:网络整理

下丘脑含有高度异质性的神经元,可调节内分泌、自主神经和行为功能。不过,其分子发育轨迹和神经元多样性的起源仍不清楚。

最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吴青峰研究组开展了一项有关这种神经元多样性起源的研究。在这项工作中,他们分析了43,261个下丘脑神经细胞的转录组,从而绘制小鼠下丘脑的发育图谱,并绘制了放射状胶质细胞(RGC)、中间前体细胞(IpC)、新生神经元和肽能神经元的轨迹。

这篇题为“Cascade diversification directs generation of neuronal diversity in the hypothalamus”的论文于4月21日在线发表于《Cell Stem Cell》杂志上。

研究人员发现,RGC采用保守策略进行多潜能分化,但同时生成了Ascl1+和Neurog2+ IpC。Ascl1+ IpC不同于它们的端脑对应物,表现出命运分叉,也就是说,它们可以分化为谷氨酸能神经元(兴奋性)和GABA能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来源于IpC的有丝分裂后新生神经元进一步分化成多种肽能神经元亚型。克隆分析还表明,单个RGC可以产生多种神经元亚型。

这一发现揭示了谱系层次中的多种细胞类型逐步影响了下丘脑神经元的命运多样性,从而揭示了神经前体细胞产生极端的神经元多样性的有效策略。

此外,这项研究为理解下丘脑的可塑性提供了一个视角,并为厌食症、嗜睡症和失眠等下丘脑疾病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中科院吴青峰研究组揭示下丘脑神经元多样性的起源
下丘脑产生极端的神经元多样性的模型(图片来自原文)

原文检索:

Cascade diversification directs generation of neuronal diversity in the hypothalamus

https://doi.org/10.1016/j.stem.2021.03.020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