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延迟FDA批准了Teva的通用EpiPen
近日,生物医学领域著名期刊Genome Biology(JCR 1 区,影响因子10.8)在线发表了本室李华伟教授,舒易来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团队题为“prevention of acquired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in mice by in vivo Htra2 gene editing”(Htra2基因编辑预防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的论著。
该研究以Htra2基因为靶点,构建了两种敲除Htra2基因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SpCas9和SaCas9系统),然后利用新型腺相关病毒(AAV)Anc80L65将其运载至小鼠动物模型内耳,实现了活体对Htra2基因的编辑,明显提升了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暴露后小鼠耳蜗毛细胞的存活,并显著改善了听觉功能。这是国际上首个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防治获得性非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聋成功的研究,为感音神经性聋防治的重要进展。
全球超过13亿人患有后天性听力下降,其中感音神经性聋最多见,致聋原因主要包括耳毒性药物、噪音、衰老、遗传、感染等因素,目前尚无可治疗的药物(突发性耳聋除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AGs)所致耳毒性聋是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的主要类型之一。对于需要多疗程静脉使用AGs的病人(例如,结核病和囊性纤维化病患者),AGs耳毒性的致病率甚至超过50%,但临床上缺乏有效的防治对策。CRISpR/Cas9基因编辑于202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可以对目标基因进行精确编辑。Htra2基因编码的线粒体丝氨酸蛋白酶Omi/HtrA2,可与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结合发挥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课题组前期的研究中发现Htra2基因在新霉素损伤后的耳蜗中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可能参与了毛细胞凋亡的过程,导致了耳毒性聋。
研究团队经过不懈努力,以CRISpR/Cas9基因编辑靶向编辑Htra2基因,在小鼠体内新霉素损伤模型中证实,无论是SpCas9还是SaCas9系统,通过敲除Htra2基因,均能有效预防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所致耳毒性聋,观察到新霉素损伤后8周,其听力保护作用仍然持续。研究团队同时进行了AAV–CRISpR/SpCas9及SaCas9体系的安全性评估,在研究观察期内,未发现明显的脱靶情况,且对野生型小鼠的听力没有影响,说明该治疗体系是安全的。
本研究由李华伟教授和舒易来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共同指导完成,顾晰博士后、王大奇博士后和徐值姣助理实验师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创新性地以CRISpR/Cas9基因编辑预防新霉素的耳毒性聋,证明了Htra2基因是预防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的潜在靶点,为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干预转化提供了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
-
合成微生物使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古老的进化神秘
2022-04-29 -
加强了恰帕斯高地土着居民的领土管理合作进程
2022-04-29 -
介绍CNVP,IUCN的新成员
2022-04-29 -
销售人员为肥胖客户推荐更多圆形产品
2022-04-29 -
黄石麋鹿的疾病隐藏成本 USU生态学家说 布鲁氏菌病会减少怀孕
2022-04-29 -
研究人员设计“智能”表面以排斥一切 但针对有益的例外
2022-04-29 -
大麻使用的性别差异开始在动物和人类的大脑研究的帮助下得到解释
2022-04-29 -
缅甸开始在全国红色名单上工作
2022-04-29 -
转染市场五年后将达到10亿美元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