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企业新闻 >

《PNAS》对付疼痛,牛蚁有办法

时间:2022-03-07 00:00:00 来源:网络整理

《PNAS》对付疼痛,牛蚁有办法

图片:蚁巢中的牛蚁(Bull ant)

资料来源:昆士兰大学

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称,澳大利亚牛蚁进化出了一种毒液分子,这种毒液分子可以完美地针对它们的捕食者之一——针鼹——这也可能对长期疼痛的人产生影响。

昆士兰大学分子生物科学研究所的萨姆·罗宾逊博士和大卫·伊格尔斯发现了一种牛蚁毒液成分,它利用了哺乳动物的疼痛通路,他们认为这种毒液是为了阻止针鼹攻击蚁巢而进化出来的。

罗宾逊博士说:“毒液是复杂的混合物,虽然牛蚁的毒液中含有的分子与蜜蜂螫伤中发现的分子类似,但我们还发现了一种有趣的新分子,它与蜜蜂螫伤中的分子不同。”

在数据库中搜索类似的氨基酸序列时,罗宾逊博士发现该分子与与表皮生长因子(EGF)相关的哺乳动物激素序列相匹配,而在这些激素序列中,与针鼹的序列关系最为密切。

“我们在哺乳动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上测试了毒液分子,它非常有效——这使我们相信毒液分子是用来抵御哺乳动物的,”他说。

“我们继续证明,虽然它不会导致直接的疼痛,但这种分子确实会导致长期的超敏反应。

“许多小型食肉有袋类动物,比如袋狸,吃蚂蚁,但已知只有针鼹会攻击牛蚁的巢穴,并攻击它们的后代——我们认为,让针鼹对疼痛敏感,加上即时的‘蜂螫’疼痛,可能会阻止它返回巢穴。”

“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蚂蚁的DNA正在产生一种分子,这种分子模仿其天敌的一种激素,并将其作为一种武器来对付它——这让人想起一句古老的谚语:‘要了解你的敌人,你必须成为你的敌人。’”

研究小组认为,EGF信号和慢性疼痛之间的联系正在形成势头,并相信这项研究可能激发治疗长期疼痛的新方法。

EGF抑制剂药物在市场上很容易获得,并用于抗癌治疗,以减缓肿瘤生长,有证据表明,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经历的长期疼痛较少。

“我们希望通过强调这种信号通路在疼痛中的作用,我们可以鼓励不同的疼痛治疗策略,特别是目前治疗有限的长期疼痛,”罗宾逊博士说。

A peptide toxin in ant venom mimics vertebrate EGF-like hormones to cause long-lasting hypersensitivity in mammals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