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延迟FDA批准了Teva的通用EpiPen

图 星形胶质细胞吞噬作用参与急性脑缺血继发性脑白质脱髓鞘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U20A20357、81870946、82171331)等资助下,东部战区总医院(南京大学附属金陵医院)神经内科刘新峰教授团队在急性脑缺血后继发性脑白质损伤的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星形胶质细胞的吞噬活化参与小鼠局灶性皮质缺血后继发性脑白质损伤(Astrocytic phagocytosis contributes to demyelination after focal cortical ischemia in mice)”为题,于2022年3月3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28777-9。
目前发现急性脑缺血后会出现非缺血区继发性脑白质的损伤,然而这种继发性脑白质损伤的机制尚不清楚。星形胶质细胞的吞噬作用参与多发性硬化及其他脑白质病变,吞噬髓鞘碎片后肿胀变形的星形胶质细胞可以募集炎症细胞参与脱髓鞘损伤。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 LCN2)作为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重要标志物,其功能研究多集中于神经损伤急性期由星形胶质细胞分泌后引发的炎性改变,而LCN2是否参与脑缺血后继发性脑白质损伤尚缺乏深入探讨。
研究团队采用左侧远端大脑中动脉永久闭塞造成模型小鼠左侧大脑皮质局部缺血性梗死,发现非缺血区胼胝体星形胶质细胞高表达LCN2,且LCN2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具有吞噬髓鞘碎片的功能,这种吞噬活化会造成该部位严重脱髓鞘改变。进一步研究发现,LCN2和介导细胞吞噬作用的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1,LRp1)结合增加,导致LRp1磷酸化,激活下游吞噬活化相关通路,继而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对髓鞘碎片的吞噬作用,最终造成缺血后继发性胼胝体脱髓鞘病变(图)。
该研究解析了星形胶质细胞吞噬作用参与继发性脑白质损伤的细胞特异性分子机制,同时也明确了LCN2在这一病理损伤中的关键作用,为急性脑缺血后继发性脑白质损伤的防治提供了潜在的干预靶点。
-
合成微生物使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古老的进化神秘
2022-04-29 -
加强了恰帕斯高地土着居民的领土管理合作进程
2022-04-29 -
介绍CNVP,IUCN的新成员
2022-04-29 -
销售人员为肥胖客户推荐更多圆形产品
2022-04-29 -
黄石麋鹿的疾病隐藏成本 USU生态学家说 布鲁氏菌病会减少怀孕
2022-04-29 -
研究人员设计“智能”表面以排斥一切 但针对有益的例外
2022-04-29 -
大麻使用的性别差异开始在动物和人类的大脑研究的帮助下得到解释
2022-04-29 -
缅甸开始在全国红色名单上工作
2022-04-29 -
转染市场五年后将达到10亿美元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