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强课题组揭示Ulk4参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分子机制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精神类疾病,多为青春期后发病,影响大约全球人口的1%,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5月9日,实验动物科学部丁玉强教授课题组在《Schizophrenia Bulletin》上发表论文“Deletion of Schizophrenia Susceptibility Gene Ulk4 Leads to Abnormal Cognitive Behaviors via Akt-GSK-3 Signaling pathway inMice”,研究揭示了Ulk4基因缺失在精神分裂症样行为中的作用,表明Ulk4是一个新的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基因。
一般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与其他精神类疾病相比,其与遗传的关联度更高。遗传因素的易感性并非是由一个或者几个风险基因功能的异常导致的,而是由众多风险基因相互作用或者效应叠加决定的。通过遗传分析发现,丝氨酸/色氨酸激酶家族基因4(Ulk4)的截短形式在精神分裂症人群显著富集,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基因,但是缺乏来自动物模型的证据显示其生物学功能。这项研究发现,在皮层和海马敲除Ulk4的小鼠表现出空间学习记忆和工作记忆受损以及感觉运动门控功能障碍等精神分裂症样行为改变,伴有Akt/GSK-3信号通路显著升高,脑内该信号通路功能异常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典型改变。通过质谱等研究方法,确定了Ulk4是通过与磷酸酶pp2A 及pp1α 的结合从而控制Akt/GSK-3 信号通路的活性。这项研究不仅加深我们对Ulk4基因功能的认识,而且为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提供了有用的线索。
复旦大学博士后胡玲博士和博士研究生周冰瑶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实验中得到了中南大学湘雅二院郎兵教授、同济大学医学院张磊副教授和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质谱平台的大力支持,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上海卫健委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schizophreniabulletin/advance-article/doi/10.1093/schbul/sbac040/6581871?login=true
-
南京土壤所在水稻钾离子通道的自然变异与生理功能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2-07-26 -
南京土壤所在土壤重金属多过程耦合形态转化动力学模型方面取得进展
2022-07-26 -
北京大学马剑竹课题组发表研究论文《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城市道路网空间均匀性量化》
2022-07-26 -
武汉大学宋质银课题组发现线粒体DNA释放的新机制
2022-07-26 -
屠鹏飞/曾克武团队揭示葫芦素B抗肿瘤作用靶点
2022-07-26 -
珠江医院丁长海团队在干细胞与纳米材料治疗关节炎方面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2022-07-26 -
寄生蜂共生病毒双向调节寄主免疫的新机制
2022-07-26 -
上海交大系统院吕海涛课题组多维度刻画具有潜在临床对应性的实验性急慢性肝炎的功能代谢特征谱
2022-07-26 -
物理与天文学院贾金锋课题组最新突破进展发表PRL
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