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确定产生视紫红质的关键机制
近期,加拿大科学家利用DNA制成了一种纳米天线,能够近距离监测蛋白质的运动,进而了解其功能。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 Methods》期刊,标题为“Monitoring protein conformational changes using fluorescent nanoantennas”
研究人员通过短DNA片段合成了荧光纳米天线,天线上的某些部分附着了荧光染料,每种染料对蛋白质的不同区域有亲和力。在纳米天线驱动下,染料与蛋白质非共价相互作用,从而“感知”蛋白质的构象变化,再将信息以可检测的颜色传递给研究人员。通过调整DNA片段的长度和结构以及将不同的染料附着在不同的部位,使蛋白质在实现其功能时发出不同的信号,进而监测到蛋白质的运动。研究人员应用荧光纳米天线,实时检测到肠道碱性磷酸酶5种不同构象及其功能,并进一步通过不同的蛋白质模型研究了纳米天线策略的潜在通用性,结果表明该纳米天线可以快速筛选、监测不同蛋白质功能。
这项研究报道了一种DNA纳米天线的设计和应用,为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新工具。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21-01355-5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Nature Methods》期刊原文章,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T细胞免疫疗法能缓解自体免疫疾病
2022-12-15 -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体内监测柔性传感器
2022-12-15 -
我国科学家揭示核孔复合物胞质环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
2022-12-15 -
无机-生物混合人工光合系统用于食品生产
2022-12-15 -
我国科学家揭示发育中人脑小胶质细胞区域特化和状态转换的时空动力学特征
2022-12-15 -
国外科学家发现治疗脂肪肝的潜在新靶点
2022-12-15 -
科学家开发一种可用于mRNA细胞溶质传递的病毒模拟细胞膜涂层纳米颗粒
2022-12-15 -
科学家发现脑血管生成及完整性维持新机制
2022-12-15 -
我国科学家实现纳米粒子在原位脑胶质瘤模型中的动态实时观测
2022-12-15 -
科学家发现促进胰腺癌细胞转移的机制
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