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试验通常会在进行过程中修改其结局指标
湖南国安物语:未成年的儿童,更应该尽快安装假肢!
据之前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在中国0至6岁的残疾儿童约为167.8万人,其中每年新增残疾儿童为19.9万人,而中间要数肢体残疾人数量最多,约有94.8万人。在肢残儿童数量如此庞大的当下,但每年装配儿童假肢的数量却只有不到十分之一。
纵观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的家庭,在儿童时期发现自家孩子残疾,是不会太过于在意安装假肢的问题,他们认为孩子处于身体发育期,直到青春期结束才会定型。这段时间儿童穿戴假肢,是需要随着骨骼发育变化、残肢情况,适配假肢。所以经济支出会增加,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选择让孩子使用拐杖、轮椅等辅具,似乎更加划算,等到孩子成年以后再安装假肢。
其实这种想法是很不对的,在成年人的角度看来,推迟安装假肢确实省事,可以为家庭开支省去一大笔费用,但是事实上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身体和心理上,都需要及时为孩子装配假肢。从孩童到成人的这段时光,对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不能让残缺的身体成为孩子终生痛苦的记忆。
而且就算从孩子生理角度来说,儿童时期的运动量就比成年人要大,天性好动。如果没有及时装配假肢,孩子被困在房间里、教室里、小小的轮椅里,这属于压制天性的生活方式,缺乏运动量也可能导致孩子发育迟缓,甚至影响智力发育。
湖南国安认为,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来说,残肢长期得不到锻炼,也会造成伤害,再装配假肢的时候,身体已经无法做出走路、抓握等动作,不利于后续训练,假肢装配效果也很难达到最佳。并且失去一侧肢体,长期不良的行动方式,可能会造成脊柱侧弯。
从孩子心理角度,身体残缺原本就会让孩子自卑抑郁,他人异样的眼光会加重这种不良现象。安装假肢让孩子加入群体活动,增加运动量,可以有效减少心理压力。
所以湖南国安还是建议在经济方面宽松的家庭,多多为孩子考虑。其一是当孩子出现意外截肢后,需要尽量保持残肢端的肌力训练防止萎缩;其二是装配假肢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装配合适的假肢,如果有明显不适感残肢有过敏等需要调整;其三是安装假肢一至三周属于磨合期,不可做剧烈运动防止残肢受伤;其四是平时注意假肢保养和清洁、定期消毒。
湖南国安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安装假肢前中后期的一条龙服务——早期的心理法律咨询、专家技师会诊和产品推荐,中期的专业理疗以及精心设计的产品,后期的步态训练和功能训练。湖南国安全方位为不同残肢条件的患者进行科学的设计,合理的制作装配,力求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内容属于网络转载,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及投资依据
-
大脑的哪些区域参与做出社会惩罚的决策
2022-07-01 -
在欧洲有一半的艾滋病毒女性被诊断为晚期
2022-07-01 -
肥胖和吸烟会影响腕部骨折手术后的愈合吗
2022-07-01 -
研究发现英国年轻女性因怀疑阑尾炎面临不必要的手术
2022-07-01 -
综合测试可以预测重症儿童的肾脏损伤风险
2022-06-29 -
什么会使老人更长久地使用她的Fitbit
2022-06-29 -
尿酸减少对1型糖尿病的肾脏疾病没有影响
2022-06-29 -
产前饮食 分娩方式和婴儿喂养如何与小儿过敏相关
2022-06-29 -
无副作用的神经细胞保护
2022-06-28 -
加巴喷丁类药物似乎越来越多地开出处方用于治疗癌症疼痛
202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