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释放乳酸,迫使附近的细胞发挥支持作用
图片:Stephanie Studniberg和副教授Diana Hansen(从左到右)领导了这项研究发现。
墨尔本的WEHI研究人员在无症状疟疾感染如何影响身体方面取得了关键发现,为控制传播和改善治疗结果提供了潜在策略。
该研究小组已经表明,持续的、无症状的疟疾感染并不像以前认为的那样是无害的。相反,这些感染会抑制免疫系统,阻止它从血液中清除寄生虫。
摘要:
研究人员发现,无症状疟疾感染并不像以前认为的那样是良性的。
这些无症状感染会抑制免疫系统,阻止身体完全控制疟疾寄生虫。
这些发现鼓励对无症状感染进行治疗,以阻止寄生虫传播,并提高疟疾疫苗的有效性。
发表在《分子系统生物学》杂志上的这些发现为长期持有的无症状疟疾感染有利于帮助降低严重疾病风险的信念提供了另一种观点,并建议治疗慢性感染可以增强疫苗的有效性并减少传播。
这项研究是由WEHI的博士生Stephanie Studniberg和副教授Diana Hansen与印度尼西亚Eijkman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巴布亚健康和社区基金会以及查尔斯达尔文大学Menzies健康研究学院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的。
无症状疟疾是一个问题吗?
疟疾仍然是人类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2020年估计有2亿多临床病例和60万人死亡。
有些人在经过多年的反复感染后,可以对恶性疟原虫产生免疫力。在这些患者中,少量寄生虫继续在血液中安静地生活,但不会引起类似发烧的症状。
汉森副教授说:“这些感染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有益的,因为它们被认为可以预防有症状的疾病。”
“基于这一假设,在疟疾流行的国家,无症状疟疾往往得不到治疗,尽管我们不了解这些持续感染对人们的真正影响。”
新的研究报告称,无症状感染是多达一半的新传播的罪魁祸首,往往不被注意到,破坏了消除疟疾项目的努力。
无症状感染不是良性的
为了调查无症状疾病的真实影响,该研究小组分析了印度尼西亚一个流行地区无症状和有症状感染患者的白细胞。
他们发现,慢性无症状疟疾感染患者上调了抑制免疫系统的基因,制造了更多的蛋白质来帮助寄生虫生存。
汉森副教授说,由于免疫系统受到抑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人体无法控制寄生虫并将它们从血液中清除。
抗击疟疾的新战略
无症状疟疾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可能对世界各地的疟疾疫苗接种和消除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Hansen副教授说:“在无症状疟疾感染的免疫抑制个体中,由于免疫系统不具备接受适当训练的能力,疟疾疫苗的有效性会降低。”
“如果我们治疗无症状疟疾感染的个体,我们也将减少隐形的寄生虫宿主,这些寄生虫使传播持续下去,并阻碍消除疟疾运动的努力。”
新的信息提供了一个框架,以考虑支持在世界各地流行地区筛查和治疗无症状疟疾的新政策。
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澳大利亚科学院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研究和技术部的支持。
-
细菌沿着直线逃离狭小的空间
2022-07-26 -
新方法:在常规临床基因组测序分析中轻松识别肿瘤中的病毒
2022-07-26 -
颈动脉斑块内的个体免疫细胞特征
2022-07-26 -
免疫系统癌症研究综述
2022-07-26 -
Nature子刊:根据大量神经成像数据预测大脑年龄
2022-07-26 -
将时间从几个月缩短到几周:一种新的基因传递方法
2022-07-26 -
《Science》四篇论文:绘制人类33个器官中的百万细胞
2022-07-26 -
Nature子刊:线粒体呼吸链维持炎症
2022-07-26 -
Nature子刊:基于电子病历预测心理健康危机的机器学习模型
2022-07-26 -
解决30年难题:科学家发现新的蛋白质结构,帮助合理设计药物
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