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于重金属的奶牛加剧了对抗生素耐药的病原体危机
最近很多人在问“药店经典对联(药店经典对联宁可啥长毛)”,今天小编就药店经典对联(药店经典对联宁可啥长毛)这个问题整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春联起源于何时,说法不一。不过,一个通俗的观点认为: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在公元964年,亲笔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春联。其实,对联不仅会贴在家中大门上,其他地方也都有。
比如理发店、玩具店、百货店等店铺门上,也都要贴春联,农村老百姓为了图吉利,连鸡窝、牛棚、猪圈乃至于厕所都要贴对联。古代不乏医药店铺,过年了,他们会在店铺贴上什么样的对联呢?
来看看历史上的医药春联吧!
晚清时期,浙江有位老先生,不但精通医术,而且擅长书法和诗文,被誉为“三绝”,又有“医林怪杰”之称。范文甫执医四十余年,救了无数病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医学家。
有一年春节,范文甫为自己的医药店写了一副对联:
但愿人常健;
何妨我独贫。
这副对联简单明了,范文甫仅用10个字,说出了个人的崇高的心愿。除此之外,范文甫还为自己的书斋写了一副对联:
何必我千秋不老;
但求人百病不生。
医者父母心,医生从来不是商人,他们不为钱财,只为救死扶伤,范文甫就是这样的人。从他父亲开始,他们家医治病人就非常体恤病人,别人家收6毛的费用,他们家只收4毛6;有人看不起病,他不但免费为其治病,还送人参。
清末时期,湖南有一位老中医,只要过年,必定会在自己开的药铺大门上,贴这么一副对联:
只要世间人莫病;
何愁架上药生尘。
记得以前去医院,听过两位老人在感慨:现在病人好多,医生专家太赚钱了,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嫌少,定业绩,做考核,一心想赚钱。10块钱能看好的病,可能要让你花100块钱;一星期能治好的病,得让你住院一个月……也只有真正的医生,才会想着卖不出去药吧。
据说在江西,也有一位医生,每年都贴这样的对联。
民国时期,某一年春节,安徽桐城一家药店贴了一幅对联:
春夏秋冬,辛劳采得山中药;
东西南北,勤恳为医世上人。
说了辛勤,说了劳苦,说了采药,说了救人,说了春夏秋冬,说了东西南北,可唯独没说赚钱。
不过,要说最好的,莫过于下面这幅对联。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岂可吃?
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据说,这幅对联是江苏泰州一位老中医所写,甚至传闻是一位女医生。
此对联的妙处在于一语双关,膏和药都是治病所用,但膏药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丹药”。我们常说的“葫芦里卖什么膏药”,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古代道士常把丹药放葫芦里。西游中,太上老君的丹药也是在葫芦里。所以,上联多了一层意思,即“治病的药可以吃,但不要吃什么灵丹妙药”。
下联中,脾和气都是中医中治病的关键,但脾气合起来却是指人的性情。人的脾或者气出了问题,这是很好医治的,但如果一个人性情不好,动不动就暴走,那就很伤身体,无可救药了。
总结来说就是,不乱吃药,平心静气,修身养性。22个字,可以说是写出了生病和长寿的关键。
-
潜在的脑损伤标志物可指导中风的评估和治疗
2022-08-10 -
科学家低估了北美的积雪量
2022-08-10 -
研究发现维生素D与鱼油不会降低房颤的风险
2022-08-10 -
最轻的光线数字显示器和大脑科学的未来
2022-08-10 -
早期胚胎发育中RNA解旋酶Ddx3xb相分离调控母源mRNA翻译机制
2022-08-09 -
补充淀粉可降低罹患遗传性癌症风险
2022-08-09 -
Cell Stem Cell新研究为肠道如何修复受损组织提供了深入的见解
2022-08-09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子图谱
2022-08-09 -
秦燕课题组在Science Bulletin发表论文阐述“核糖体组织细胞器发生”
2022-08-06 -
软体动物中胚层发育新机制
2022-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