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物新闻 >

做好心理疏导 保障身心健康工作「心理保健」

时间:2023-04-01 08:42:45 来源:搜狐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给市民的日常生活等方面带来了一定影响,市民的情绪可能会出现焦虑、担忧,甚至是恐惧。8月12日,记者联系到了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孟亮亮,就市民在疫情期间如何进行心理疏导并打好疫情心理战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孟亮亮表示,疫情面前,不仅仅有病毒,恐惧、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也在不断困扰着市民,因此心理防护不容忽视。那么对疫情的心理应激反应分为几个阶段?如何自我疏导不良情绪?怎样做好心理防护,打好疫情心理战?孟亮亮认为,疫情心理应激反应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警觉反应期,最常见的是对疫情现象的怀疑和疑问,出现一些警觉性的反应,比如过分关注媒体和疫情变化。第二个阶段是消极防御期,在这个时期可能会出现逃避心理,漠视疫情的发生,甚至出现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行为。第三个阶段是现实适应期,这时人们不得不承认疫情已经发生的事实,开始适应现实情况,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第四个阶段是恢复成长期,人们会学会理性、平和地看待疫情,总结经验,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地面对现实生活。

孟亮亮表示,在做好疫情个人防护的前提下,针对心理应激反应的不同阶段,市民要采用正确的应对方法,缓解疫情带来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第一,理智看待网络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多关注正面的信息和客观数据,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疫情变化,消除不合理的疑虑。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保持客观认知,以检测结果为准,不轻易根据疫情的症状给自己贴标签。第二,面对生活失序,照顾好自己。列一张让自己心情愉悦的待做事务清单,保证每天集中注意力做好其中的1至2件事情。学习一些新技能,寻找新的乐趣,在疫情防控中稳固充实自己。第三,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缓解不良情绪。市民可以在疫情防控期间进行学习、音乐、游戏、家务等活动来转移注意力,同时缓解精神压力,不必时刻关注疫情数据。第四,保持正向思维,缓解家人的不良情绪。市民要引导正向思维,用客观事实给身边的人积极信号,发挥个体和家庭团体的作用,凡事多往好处看。第五,适度保持敏感,正视“专业咨询”。关心要适度和保持敏感,如果身边的亲友出现过度应激反应,并持续2周以上,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