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物新闻 >

婴幼儿发展心理学「婴幼儿心理发展包括什么方面」

时间:2023-04-03 08:42:13 来源:搜狐

#心理#能力出现,直觉行动思维是思维的主要指标

3.自我意识的萌芽

第一单元 新生儿的发展

一、新生儿的反射行为

(一)具有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

(二)没有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

二、新生儿的生活行为模式

三、新生儿的心理发生

(一)以感觉的产生为指标

(二)以无条件反射为指标

(三)以出现条件反射为指标

第二单元 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发展

一、婴儿大脑的可塑性、可修复性(0到30个月用新事物多刺激婴儿大脑)

二、婴儿的动作发展

(一)动作的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1.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

2.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

3.动作的发展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

4.动作的发展促使婴儿认知和社交交往能力的起到促进作用

(二)婴儿的主要动作的发展

1,手的抓握技能

2,独立行走——婴儿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三)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具有一定方向性的顺序性

第三单元 婴儿的学习

一、模仿学习

二、条件反射学习

三、偏好新颖刺激学习

第四单元 婴儿的认知发展

一、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一)研究方法的突破

(二)婴儿感觉的发展

1.视觉技能的发展:视觉集中、视觉追踪、颜色感觉、对光的察觉、视敏度

2.听觉技能的发展:听觉辨别能力、语言感知、音乐感知、视听协调能力

(三)婴儿知觉的发展

1,跨感觉通道的知觉 2,模式知觉 3,深度知觉——吉布森的视崖实验

二、婴幼注意与记忆的发展

(一)婴儿的注意

(二)婴儿的记忆

1.记忆发生时间是胎儿末期

三、婴儿的街工整合信息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一)加工整合信息能力的发展

(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三)思维的发展

直觉行动思维是婴儿思维的典型特征。

第五单元 婴儿的言语发展

一、婴儿的发音

二、婴儿词汇的发展

三、婴儿句子的发展

四、婴儿与成人之间的语言交往

五、语法的获得

言语获得理论:后天学习理论、先天成熟理论—转换生成说、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

第六单元 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婴儿的气质

(一)婴儿的气质类型

1.按活动特性划分: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社交性

2.按三种类型划分:根据适应性节律、情绪状态、趋避性分为:容易抚养型、抚养困难型、发展缓慢型

(二)婴儿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三)婴儿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及其与教养的关系

二、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一)婴儿兴趣的发展

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到100天)

2.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左右)

3.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左右)

(二)婴儿社会性微笑

1.自发微笑(0到5周)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到4个月)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之后)

(三)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1.自发性的哭泣

2.应答性的哭

3.主动操作性哭

(四)分离焦虑

焦虑——无法摆脱——适应新环境

(五)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

2.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的行为的驱动力:本能性的驱动力、心理社会性驱动力

3.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

三、婴儿的社会性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一)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1.无差别社会反应 2.有差别社会反应 3.特殊的情感联络阶段 4.互惠关系形成阶段。

(二)婴儿的依恋类型

1.回避型依恋(约占20%) 2.安全性依恋(65%-70%) 3.反抗性依恋(10%)

(三)早期教养对依恋的影响

四、婴儿自我的发展

(一)婴儿自我的发展过程

1.主体我的自我意识(5-15个月)

2.客体我的自我意志(15-24个月)

(二)促进婴儿自我的健康发展

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1.保证婴儿的充足营养和睡眠,以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2.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

3.针对不同的气质类型的特点,积极对待婴儿

4.促进婴儿认知活动的发展

早期教育策略:

基本原则:超前一步进行教育训练。

发展规律:5个月左右的婴儿喜欢伸手够悬挂的玩具。——4个月在婴儿床悬挂玩具

发展规律:1月2个月左右的婴儿会走路——1岁左右扶其行走

发展规律:1岁半左右是语言发展快速期——1岁2、3个月进行发音、理解、表达的训练

发展规律:2岁左右的婴儿爱听故事——1岁半以后多讲故事,二婴儿复述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