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积极的养育方式可以降低儿童患肥胖症的风险
终于,上海开始优化调整防控了。
12月6日开始执行,
其中最重要的两条:
1、非必要,不查核酸。
除了养老、儿童福利、医疗机构、学校(含托幼机构)以及密闭娱乐场所(包括KTV、棋牌室、密室剧本杀、网吧)、餐饮服务(含酒吧)场所等有特殊防疫要求的场所外,其余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全市公园、景区等室外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轮渡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7天内无核检记录,不再赋黄码。
保留全市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继续提供免费检测服务,对7天内无核酸检测记录的不再赋黄码。
为什么一定要看上海?
因为上海曾失手过、封控压力巨大,
如果这里都敢于开放,那说明决心已定!
三年抗疫,真的要走向“剧终”了。
01
不仅仅是上海,
全国各地,都在层层减码。
浙江、江西二省,沈阳等市: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
乌鲁木齐、深圳等地:各类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愿检尽检”,进出居民小区,进入各类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不再查验核酸报告。
请注意官宣的用词,“愿检”在前。
江苏南京:乘坐室内公共交通,不再查核酸证明和健康码。
云南大理州:全州所有景点景区、宾馆酒店、公共交通都不再查核酸阴性证明。
还有成都、哈尔滨、大连、朝阳等地也都纷纷发布了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新规。
甚至还有城市已经要求:
“符合条件”的密接者不再入住“方舱”,可居家隔离。
多地路上的水马都已被拆除
注意,新华社今天发出的时评:
“抗疫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走过。”
从各地目前发出的信号看:
逐步放开,已势不可挡。
02
解封一周的广州,怎么样了?
今早8:00,
内环车水马龙,广州大道迎来了久违的塞车。
今早8:30,昌岗中路,
烟雾缭绕里取出的一屉早点,最让打工人暖心。
上午10:00
市场里,新鲜肉菜早已摆上了档口。
上午11:00
烧腊店刚开门,便有街坊排队购买,
陈阿姨乐呵呵地说:“好久没吃过烧鹅,要多买点。”
中午12:00,
广州番禺一商业广场内,多家品牌餐饮店已开门营业,店门上醒目地挂出了“恢复堂食”或“营业中”等告示牌,很多餐厅还派发了优惠券。
海珠区一写字楼上班的小陈说,中午下班后,她和同事去附近餐厅找位,第一家排着长龙,立刻转去了第二家,“店内上座率有七成多。”
星巴克天河店,上座率很高
下午3:00,
南洲北路一理发店,不少顾客前来理发
小任说,“从头开始,重新出发!”
傍晚6:45,地铁二号线,
大家从容淡定,有序乘车。
号称“宇宙最堵”的广州地铁3号线,
车厢中间有些空,不再人潮汹涌。
晚上9:00,
海底捞生意,爆了。
厨房里“滋啦”“哐当”声,
饭桌上,餐具的叮当作响,
和朋友吃饭的老孙说,
“吃饭时听着这些声音很舒服,感觉熟悉、踏实。”
当然,解封后也有新问题:
1、不少市民因要去医院或外地,四处寻找核酸点
有网友吐槽:“医院门口排了两个小时还做不了,还要自费,免费的都快回来了吧,我们不吵就是了……”
2、还有一些地方的发烧感冒药,一药难求。
因为有人“囤药”,
一些药店发烧感冒药一天卖出了10万份!
同时,广州多区解封后,
旅行平台搜索量骤增超300%,周边景点浏览量增长255%,从广州出发的航班、火车票搜索量,也纷纷暴涨!
但综合看,开放一周,
没有出现大量病人等待就医的情况,
广州依然很稳!
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唯有扛过了大灾大疫的人,才知道,
努力换来的不是壮阔波澜,而是内心安宁。
甜瓜说
前几天,广州塔亮起了灯光: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说得很明白:大家要照顾好自己。
大疫三年,中国成为了世界主要大国中新冠肺炎发病率最低、死亡人数最少的国家。
我们的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实现了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90%。
最困难的时期,国家和我们一起扛过去了,
剩下的路,终究要自己往前走!
慎终如始、善作善成。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必将胜利!
来源:北国小甜瓜
-
到目前为止细胞和基因治疗公司在2021年看到超过$13.6B
2022-12-22 -
新研究表明对心脏最有益的早餐习惯
2022-12-22 -
研究人员对乳房重建结果的看法存在差异
2022-12-22 -
SLFN11 在蛋白质稳态中的监测作用
2022-12-22 -
2022年1月18日整理发布:养脑护脑的八大攻略
2022-12-22 -
7种神奇的草药 可增加快乐荷尔蒙
2022-12-22 -
PSA筛查与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的风险有关
2022-12-22 -
与肝癌有关的合成永久化学物质
2022-12-22 -
早起限时进食对减肥更有效
2022-12-22 -
新的产前检查可以减少检测染色体异常的时间和成本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