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物新闻 >

血压高饮食调节「得了高血压 要重视起来 改善5个饮食习惯 血压或慢慢稳定下来」

时间:2023-04-25 08:43:23 来源:搜狐

目前,我国已有3亿左右的高血压患者,其中18岁及以上高血压患病率为27.5%!也就是说,每4名成年人里,至少有1名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血压忽高忽低。而血压不稳定会损害血管壁的弹性,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危害生命健康。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规律服药、积极降压,以保证血压在正常的范围内。但也有部分人很少监测血压,往往并不知道自己早已是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出现的4大症状眩晕

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眩晕,眩晕的可能原因有两个:长期血压高导致的脑供血不足;血压增强脑动脉的搏动感,容易对脑组织产生冲击和震荡,进而引起头晕。

头痛

头痛也是高血压常见的症状之一。血压过高时,内脏及四肢小动脉显著收缩,因脑部血管收缩力差,此时流入脑部的血液会相应增多,容易引起脑部动脉充血、扩张,进而会让人感到头痛。

耳鸣

血压偏高会导致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供血不足,造成内耳动脉硬化、出现痉挛,严重还可加速听觉神经功能退化,耳边出现断断续续嗡嗡作响的声音。

失眠

持续升高的血压,可导致大脑皮层和神经出现功能失调,间接引起入睡困难、易醒、睡眠不踏实等失眠症状。如果经常失眠,一定要留心,监测近期血压的变化情况。

高血压一诊断就要终身吃药?

真不一定!高血压有原发性的,也有继发性的。

比如中老年人,有高血压家族史,有高血压危险因素如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等,原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一经诊断,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血压仍然控制不好的,应早期起始降压治疗,预防或延缓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如脑中风、心绞痛或心肌梗死、高血压肾病、高血压眼病等发生。

但如果发现高血压的同时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年轻(小于35岁)、无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如肾功能异常、尿蛋白阳性、视力障碍、中风、心绞痛等等)、肾脏体积异常增大或缩小、有低钾血症、肾上腺占位、药物降压疗效差等,务必要考虑到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高血压病人应注意的饮食习惯

1、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2、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3、 适量摄入蛋白质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g为宜。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如果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4、 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5、 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逐渐减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瓶盖食盐约为6g。这量指的是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适当地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

把血压控制到位,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到来,是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做好的事。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