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物新闻 >

饮酒对心脏的影响「经常喝酒对心血管的危害」

时间:2023-05-02 08:41:49 来源:搜狐

原文:任金霞,骆雷鸣.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双向效应争论中的共识与分歧[J].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30): 3747-375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99.

获取原文请点击:饮酒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双向效应争论中的共识与分歧

“酒”自发明起,就引得无数人“为之沉醉”。若从健康的角度审视,大家都肯定想知道酒对人的影响到底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就将酒精定义为定义为“1类致癌物”,其能诱发多种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不过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尚无定论。本期通过总结酒精饮料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饮酒与心血管疾病间的关系,旨在为未来临床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更多参考。

适量喝酒有益心血管健康的证据

传统观念认为,少到中等量饮酒(女性每日摄取纯酒精≤1个标准量,男性每日摄取纯酒精≤2个标准量,1个标准量=12~15 g纯酒精)可能有益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而过量饮酒(每日摄取纯酒精>2个标准量)则会导致心血管系统损害,即“J”型曲线的双向效应。

病例对照研究和荟萃分析显示,酒精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间存在“U”型或“J”型曲线关系。可见对心血管系统来说,少到中等量饮酒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而大剂量则会起到损害作用。

不支持饮酒有益心血管健康的证据

一项研究表明,适度饮酒对卒中的保护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因果性的,饮酒反而会增加血压和卒中发生风险。饮酒对MI风险的净效应影响微弱,可能因为饮酒对于MI存在保护和损害的双向影响,两者作用相互抵消因而最终表现为中性结果。更多证据表明,以往研究发现的少到中等量饮酒对心血管系统起到保护作用的情况,可能与受试者在研究期间其他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有关,而非饮酒本身。

科学饮食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地中海饮食模式”是最受学术界及指南推荐的科学饮食模式之一,其提倡大量摄入蔬菜、水果、坚果、全谷物、海产品(特别是鱼类)、家禽和橄榄油,并可在进餐时饮用饮用少到中等量的葡萄酒,该模式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认知障碍、特定部位恶性肿瘤及全因死亡风险。红酒中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白藜芦醇,能通过发挥抗氧化特性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还能对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产生有益影响并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因而在预防冠心病、抗高血压、抗糖尿病中作用最强。

小结

饮酒对于心血管的影响,因研究对象的种族、生活地域、文化传统、饮酒方式、酒精饮料类型差异,其他混扰因素的影响及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结果可能存在差异或矛盾。尽管如此,更多证据支持中老年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能通过规律的少到中等量饮酒的方式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然而仍需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有兴趣的读者欢迎点击本文开头链接“全文下载”查看全文。

不过,小编还想对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再说一句:要想通过饮酒的方式预防心血管疾病,最好请先咨询医生!

心力衰竭最新文章合集 点击获取:心力衰竭最新文章合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