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积极的养育方式可以降低儿童患肥胖症的风险
开栏语
“常言道”是国内首个以炎症性肠病为主题的中医科普栏目,寓意为“肠炎道”;“常言道”的创作团队是以陈延教授为主体的广东省中医院炎症性肠病慢病管理团队,陈延教授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骨干,强调中医科普的专业性是他的风格,所以本栏目也可理解为“肠延道”;本栏目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行文风格,为炎症性肠病患者选择中医方案出谋划策。平时跟患者交代饮食宜忌时,经常听患者提起,要多吃粗粮,说吃粗粮营养丰富,有益健康,但当问起他们,粗粮有什么营养,为什么有益健康?他们又说不出什么道理,大多数都是人云亦云;先不管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其实在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我是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人,为什么我们当时不会觉得粗粮有益健康,为什么我们当时会觉得精米细面才是好东西呢?对于同一种事物:粗粮,为什么不同时代的人,认知会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呢?
要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还要从粗粮本身找起。
什么是粗粮?
粗粮通常指的是没有经过精细化加工的谷物,还保存完整谷粒中具有营养成分的胚乳、胚芽、皮层等。而人们习惯将粗粮和杂粮统称为五谷杂粮,视为广义上的粗粮,一般分为全谷物、杂豆类和薯类这三种。
粗粮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
粗粮是一大类食物的总称,它们不同的种类对人体的影响各不相同,但跟细粮相比,粗粮的共性是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以吸收和保留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减少有害物质的停留,在肠道健康中扮演着“清道夫”的角色,所以,粗粮对于便秘患者来说,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膳食纤维还可以增加食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这种作用一方面可以增加饱腹感,对于体重超重需要减肥的人来说,增加膳食纤维可以达到既能吃饱又不会增加营养摄入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延迟饭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糖尿病的风险,对糖尿病病人的血糖稳定也有一定的作用。膳食纤维中的不可溶性纤维素,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减少食物在小肠停留的时间,从而减少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达到降低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的作用,对于高血脂、动脉硬化等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说,你看,我都说多吃粗粮有益健康吧,能够对这么多种病都有好处。确实吃粗粮有益健康这个说法原则上是没有错误的,但要注意的是,吃粗粮之所以有益健康,根本原因是因为粗粮所含的膳食纤维多于细粮的原因,但膳食纤维无法像淀粉(糖)、脂肪和蛋白质一样,提供人体代谢所需要的热卡,所以,含有过多的膳食纤维导致粗粮的热量比要比等量的精细米面低,从供能的角度来看,粗粮比细粮来说,不是更有营养,而是没有营养,所以粗粮更适合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而不适合体型偏瘦或者热卡不足的人,这也就是20世纪70年代的人不鼓励吃粗粮的原因,当时物资相对缺乏,很少人会出现热卡超标的情况,吃精细米面能够获得更高的热卡,保证正常人的需要。
哪些人不适合吃粗粮??
既然我们明白了粗粮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而有益健康的,那就应该知道,营养不良的人是不适合吃粗粮的,在消化科门诊,经常遇到一些患者,长期调理都无法增加体重的,一问起来,很多都是认为粗粮有益健康而长期吃粗粮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写这篇推文的原因;营养不良分两种,一种是生理的,比如有些人平时就比别人长得瘦,或者因为工作、学习繁忙导致体重减轻的,这些人在调理身体时都不宜进食粗粮,因为粗粮会减少营养的吸收,从而使这些本来营养就不够的人雪上加霜。一种是病理的,由于患有某种导致营养不良的疾病如克罗恩病、肿瘤、手术等,这些人在调理过程中也不适合进食粗粮,尤其是消化道的疾病或者手术后,更不适合进食粗粮,因为粗粮含有的膳食纤维比较粗糙,会对消化道黏膜表面产生物理损伤,不利于伤口的恢复。
克罗恩病患者适合吃粗粮吗?
首先,克罗恩病的患者大多数都表现为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从原则上讲没有服用粗粮的适应症。
其次,对于克罗恩病患者,尤其是合并肠腔狭窄或处于病情活动期的患者,膳食纤维在人类的小肠中难以消化,过多则不易通过,会引起肠道收缩而出现腹痛,甚至导致肠梗阻。
第三,从中医角度来看,脾胃虚弱是克罗恩病发病之本,贯穿疾病始终。粗粮会加重脾胃运化负担,难以消磨腐熟,则容易积滞不化。古代医家也是将粳米慢熬成稀粥,给病人服用以养胃气,因此脾胃虚弱的病人更适合精细易消化的食物。
是不是说克罗恩病患者就不能吃粗粮呢?
《中国炎症性肠病饮食管理专家建议》指出:“对于轻度活动期或缓解期的 IBD 患者,可适量进食必要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两大类,影响肠道的主要是不可溶性纤维素,所以,对于缓解期的克罗恩病患者来说,是可以适当使用粗粮的,但建议采用“粗粮细做”的办法,例如将豆类磨成浆,去渣再服用,也能减少摄入不溶性膳食纤维,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医学指导:
陈延,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消化科主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炎症性肠病慢病管理团队负责人。广东省中医院补土学术流派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骨干,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科医师分会委员,世界中联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中国炎症性肠病联盟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
目前负责中医补土学术流派理论研究工作,在中医理论方面有一定优势;作为炎症性肠病慢病管理团队负责人,擅长使用中医药治疗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跟师广东省名中医余绍源教授,擅长使用中医药治疗痞满、泄泻、便秘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主编中医专著9部,撰写相关论文60余篇。
炎症性肠病慢病门诊:周四下午,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门诊楼2楼。(明确诊断为炎症性肠病患者,可至慢病门诊现场加号。)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 陈延 莫彦 许欣筑
执行编辑:曾梦芸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
到目前为止细胞和基因治疗公司在2021年看到超过$13.6B
2022-12-22 -
新研究表明对心脏最有益的早餐习惯
2022-12-22 -
研究人员对乳房重建结果的看法存在差异
2022-12-22 -
SLFN11 在蛋白质稳态中的监测作用
2022-12-22 -
2022年1月18日整理发布:养脑护脑的八大攻略
2022-12-22 -
7种神奇的草药 可增加快乐荷尔蒙
2022-12-22 -
PSA筛查与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的风险有关
2022-12-22 -
与肝癌有关的合成永久化学物质
2022-12-22 -
早起限时进食对减肥更有效
2022-12-22 -
新的产前检查可以减少检测染色体异常的时间和成本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