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物新闻 >

中药是纯天然的草药,没有副作用「中药没用」

时间:2023-05-16 11:30:26 来源:搜狐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也在逐步地增长,不少人也将目光投入到了中医养生的层面,通过对个人身体症状的区分,选择不同的中药进行进补。

对于现如今大部分亚健康人群来说,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在通过中医药养生的同时,因为一些误区和岔子,反而容易给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不妨来看一则案例分析:

今年51岁的李阿姨刚刚退休,想着是时候关注一下自己的健康,于是托人找了个中医号脉问诊,经过一段时间的望闻问切以后,医生发现李阿姨存在一定的阴虚情况,开了几味补水利湿的中药建议李阿姨进补。

于是,李阿姨吃了几天以后,发现自己的身体情况果然好了不少,人也精神了许多,于是瞒着医生,私下里配出了更多的药,以期让自己补得更彻底一些。谁知喝了两周左右,李阿姨反而出现腹痛,拉肚子的情况,经过医生的检查诊断,李阿姨系药物中毒,引发的腹痛腹泻症状。

但这可就让李阿姨纳闷了:

“中药不是纯天然的吗?为什么喝了还会药物中毒?”

诚然,中药大多是草本植物,其中的成分是纯天然的,但是,纯天然成分同样是通过化学元素组成的,而化学元素进入人体,就需要通过身体的代谢系统,并且残留毒素。

换句话说,中药的本质,其实是和西药一样的,长期且大量地服用,毒素在身体淤积,自然也有药物中毒的风险。

不仅如此,中药和普通的药物一样,也存在副作用,例如腹泻,拉肚子一类的症状,都是典型的副作用表现。所以说,虽然中医养生备受推崇,但是中药仍然不能乱吃,不能多吃,对症进补,适量服用,才是最好的选择。

另外,在养生的过程中,很多行为就和大量进补中药一样,看似养生,其实反而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这些看似养生的行为,不仅不养生,反而“伤身”

————每天喝八杯水

八杯水的说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流传开来,大部分人认为,每天喝八杯水,才能够达到一天的补水标准。

但实际上,所谓的8杯水,其实指的是人一天的水分摄入总量,量化得来的数据。也就是说,你吃饭,吃水果所摄取的水分,都是算在以内的。想要衡量健康的饮用水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说法,成年人每天饮用2000ml左右即可。喝水过多,反而会增加肾脏负担,稀释血液,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无节制地地充维生素

人体缺乏维生素,会引起多种类型的疾病,很多营养指南也将摄入维生素作为全面饮食的必要标准。

但是,如果借助补剂或者药物,过量补充维生素,同样是不理智的行为。举个例子,维生素C虽然能够预防贫血和炎症。但补充过多,反而会对胃肠粘膜炎症造成刺激,加重病情。

且维生素C属于水溶性维生素,会在肾脏代谢的过程中凝结沉淀,维生素C摄入过多,还容易导致尿路结石等隐患。因此,维生素虽好,同样不能滥补。

———过于迷信粗粮

这一点发生在很多养生爱好者身上,认为粗粮有益,过度迷信粗粮的好处,甚至用粗粮代替主食。

诚然,粗粮中纤维素高,碳水低,饱腹感强,是减肥且预防高血糖等代谢疾病的首选,但是如果长期过量地地用粗粮,甚至完全代替主食,肠胃中纤维素淤积过多,反而容易引起肠胃过劳以及便秘等症状。

不仅如此,肠胃的碳水提供量少,盲目吃粗粮,还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和低血糖的风险。因此,最佳的粗粮配比,应该是在米饭,馒头等精细碳水基础上,替代30%左右即可,切勿贪多。

还有例如“喝粥养生”,“喜吃烫食”等,都是看似健康,但其实会给身体健康带来负面隐患的“养生习惯”,还请朋友们能够加以识别,以膳食营养全面,身体能量供应正常为基础进行养生,切勿盲目迷信,才能更好的地护自身健康。

参考资料:

[1]张小飞. 论中药毒副作用及预防对策[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2]冯晓妍, 吴敏. 中药毒副作用常见原因及应对策略[J]. 西部中医药, 2014, 27(7):3.

[3]柴海强, 孙方玉. 走出养生误区 科学养生重在养阴[J]. 健康导报:理论周刊, 2015, 020(005):P.313-313.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