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积极的养育方式可以降低儿童患肥胖症的风险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践行“素食主义”,立志做一个饮食寡淡的人。据《钱江晚报》报道,在美国有1/10人口、英国有1/6人口已经或正在考虑成为素食者。而在中国,随着“都市富贵病”患者日益增多,素食也正在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不过,长期吃素其实是有弊端的,可能会导致身体营养摄入不均衡,尤其会造成缺铁性贫血。那么,素食主义为什么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呢?出现缺铁性贫血,素食主义者该如何改善饮食呢?
2016年11月23日,江苏省南通市,评委在品尝素食的口味。
(徐培钦/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饮食过于寡淡容易出现缺铁问题,进而引发贫血等不适。据《北京晨报》报道,素食中铁质来源为植物中的非血基质铁,吸收率仅有5%,相较存在于牛肉、猪肉、羊肉等肉食内吸收率为20%~30%的血基质铁,偏爱素食的人铁元素的吸收量会很有限。而长期缺铁就很容易干扰血红素的形成,进一步影响造血机能,导致缺铁性贫血发生,继而引起晕眩、疲倦、虚弱等生理不适反应。
红网也提到,从人类进化的历史、人体的消化结构等方面来看,人应该属于杂食动物,即不是单纯的肉食或素食,一味地强调单纯的素食、肉食都不利于人类的整体发育和发展。从营养学角度来说,人类饮食的荤素黄金比例应该为1:7,即1分荤7分素。饮食应种类多样,营养才会均衡。
对于易出现缺铁性贫血的素食者,南方网提出了5点饮食建议:
1.食用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应注意膳食补充,每日数量以80克左右为宜,可选用奶、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
2.适量摄入脂肪。每日以50克左右为宜,脂肪不可摄入过多,否则会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及抑制造血功能。
3.适量碳水化合物。每日400克左右。
4.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提倡使用铁锅。
5.膳食中应包括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对防治贫血有很好效果。(张磊)
本文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304)医院八一大楼门诊部主任彭国球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领域:健康养生类、临床医学类、心理医学类)
(责编:申佳平、姚欣雨)
-
到目前为止细胞和基因治疗公司在2021年看到超过$13.6B
2022-12-22 -
新研究表明对心脏最有益的早餐习惯
2022-12-22 -
研究人员对乳房重建结果的看法存在差异
2022-12-22 -
SLFN11 在蛋白质稳态中的监测作用
2022-12-22 -
2022年1月18日整理发布:养脑护脑的八大攻略
2022-12-22 -
7种神奇的草药 可增加快乐荷尔蒙
2022-12-22 -
PSA筛查与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的风险有关
2022-12-22 -
与肝癌有关的合成永久化学物质
2022-12-22 -
早起限时进食对减肥更有效
2022-12-22 -
新的产前检查可以减少检测染色体异常的时间和成本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