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物新闻 >

双流占比提升「双流高考喜报2021」

时间:2023-06-13 16:20:43 来源:搜狐

近日

备受关注的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

双流交出亮眼的“成绩单”

2021年上半年,双流GDP增长16.7%,排名中心城区第1、全市第2;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8%,排名中心城区第2、全市第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9%,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5%。

“半年报”数据

不仅透露出双流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也让人看到双流在新赛道上

构筑未来新优势的信心与潜力

3月19日,我区举行中国航空经济之都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成都建潘德韬科技园、云知声西南总部基地等9个主导产业项目,保利中法文化交流中心等6个功能型平台及总部项目集中落地,涉及航空物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电子商务、装备制造、现代金融等产业领域,协议总投资近280亿元。

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陆阳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未来,双流将成为云知声在西南片区重要的研发中心、商务中心以及产学研联合基地,将极大带动双流乃至成都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

今年4月底,顺丰西部航空货运枢纽项目落户双流,作为我区引进的五大转运中心之一、顺丰第四个区域性国际航空货运转运中心,该项目目前已投入运营五条全货机航线,年货运吞吐量预计将达到30万吨。

“双流的优势确实是非常突出的,离市区非常近,可以更好地覆盖国内的一个中高端市场。”四川顺丰公共事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现高质量发展

工业是龙头,是脊梁,是硬支撑

上半年,双流聚焦航空经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深入实施工业稳链补链强链,积极开展“送奖牌、送政策、送服务”活动,推动工业保持良好增势,392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62.4亿元、增长38.3%。

加快复苏的还有服务业。数据显示,双流机场上半年航班同比恢复率72.6%,航班起降量位列全国第一、全球第七,上半年航空运输业增加值增长47%。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批零住餐业持续回升,上半年销售(营业)额分别增长36.7%、29.6%、70.5%、20%。金融业表现良好,人民币存、贷款余额预计分别增长16.9%、22.4%。

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也给农村农民带来了增收致富、环境提升的新路子。黄水镇云华新村村民依托网红地标“空港花田”,在家门口当上了老板;黄龙溪镇的川江村、大河村正在成为游客游完古镇游新村的旅游新地标。

今年3月14日13时20分,随着一架由顺丰航空公司执飞的037139航班,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飞往孟加拉首都达卡,标志着“成都-达卡”全货机航线顺利实现首航。

这是继今年1月18日新开通成都至阿姆斯特丹定期商业货运航线后,双流国际机场开通的第二条国际全货机航线,也是顺丰2021年在西南地区布局的首条国际货运航线,搭建起了成都乃至整个西南地区与南亚地区经贸发展的又一条航空货运通道和服务平台。

之后,双流国际机场又相继开通了成都至伦敦、成都至马德里货运航线,链接全球枢纽城市的货运航线网络加速成型,为成渝1.4万亿元外贸构建起快捷供应链通道。

航线的不断加密

对外通道的持续扩展

必然会带来相应的回馈

7月1日晚,飞友科技发布《2021年上半年民航运营报告》。大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民航机场飞机起降架次榜单里,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位列全球第七、中国第一,再次抢占全国乃至全球民航市场“C位”。

面对今年上半年国外疫情加剧蔓延,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反弹、就地过春节等影响,双流国际机场能取得如此骄人成绩,又一次彰显了双流航空枢纽地位和通达全球的便利。

截至目前,双流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371条,是中西部拥有洲际航线最多、唯一覆盖五大洲的机场。其中,全货机航线网络已覆盖了北美、欧洲、亚洲等区域,全货机航线已达14条,客改货航线30余条。

正是源于这些创新举措,今年上半年,双流机场保障飞机起降17.3万架次,实现旅客吞吐量2376.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1.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8.1%、49.0%、15.6%,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5.6%、86.9%、102.6%。

5月25日,由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与世界500强企业赛默飞世尔科技共同打造的“赛默飞-国际生物城联合创新实验室”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揭牌投用。该实验室以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 公共技术平台”为定位,将为园区企业提供国际化标准的专业服务。

“在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天府国际生物城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延续‘以人为本、先人后产’的营城逻辑,积极推进建设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人才栖息地和世界级生命健康之城。通过双方深化合作,全面引入赛默飞创新资源服务园区产业,将推动完善生物城产业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和产业生态圈打造。”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相关负责人说。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今年以来,双流深入落实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支持政策,从金融扶持、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企业科技创新相应的政策帮扶,切实助力企业持续创新、持续发展。

在助力企业强化科技创新的同时,双流还积极聚合校院企地推进科技创新。

双流大力发挥拥有四川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和中物院等13个科研院所优势,通过187个各类创新平台和丰富的创新人才优势,依托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着力打破院校“无形墙”、布局“大装置”、集聚“国家队”、拓展“高校圈”、打造“人才港”, 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走出一条转型突围、变道超车的城市进阶跃升之路。

记者 | 唐静

编辑 | 李丹

审核 | 孙健涵 余淼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