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积极的养育方式可以降低儿童患肥胖症的风险
本文约5900字,从理财观入手,理解保险的价值和作用,然后重点阐述了如何选购保险产品。
本文并未指明买哪个保险产品合适,也未对各家保险产品进行比较,我希望通过本文能让您了解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思路和逻辑去购买保险,比如如何确定保额,应该优先解决谁的风险,如何配置保险产品,以及如何鉴别保险产品是否符合您当下的最大利益。
理财≠投资。投资仅是理财过程中的一小部分。理财是个人一生的现金流和风险管理。但我更愿意把理财看成是一种生活态度。
理财其实不仅仅是赚钱、存钱和让钱生钱,更重要的是培养创造和驾驭金钱的能力。理财包含了债务管理、消费控制、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目标设定、职业规划、人生设计等诸多内容,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而不只是硬邦邦的致富工具。
你的创富、支配财富、守富和传富的动作,无一不体现了你对生活的态度。
01 创富创富的手段可分为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
主动收入:有一份稳定且收入不菲的职业,这应该仍是现今大部分人的想法。
被动收入:主要来源有两种。
“让事业为你工作”这个前提是事业不断产生收益,而你无需亲自参与事业的运作就能获利。不过这事与你的能量有关,重点在于这个事业是为别人工作和创造价值的,而不是为你。
02 收入支配上图的收入支配理念来源于加拿大的世界顶级商业教练哈维·艾克的观点。
他认为,财务成功和财务失败的最大差别,就在于管理金钱的能力。很简单,想要驾驭金钱,首先必须管理金钱。
有人说,等我有了很多的钱,我就会开始管理钱。而事实是:等你开始管理钱以后,你才会有很多的钱。
收入的10%,存进投资账户,只用来投资和创造被动收入。
收入的10%,存进储蓄账户,满足3-6个月的家庭开销。
收入的10%,存进教育账户,不是给子女,是用于自己持续学习的。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资。
收入的10%,存进享乐账户,满足内心找乐子的灵魂。这个账户存在的最大目的,就是呵护自己,做一些你平常不会做的事,尤其是那些很特别的事,如挑一家高级酒店过一个奢华的夜晚。花光这个账户、尽情挥霍它。
收入的10%,存进付出账户,用于慈善事业。外国人比较普遍的想法,付出的越多,回报的越多。
收入的50%,用于家庭日常开销。这里我提下风险保障支出,其实就是为了抵御风险所提前购买的保险产品。
以上的比例仅做参考,具体实施可根据个人情况自行调整。
大部分人的储蓄公式是:储蓄=收入-支出,但其实正确的观念应该是:支出=收入-储蓄。请先强制储蓄,然后剩余的钱再做相应的支配。
03 守富守富,即资产管理和配置。当我们强制把收入的20%用于储蓄和投资后,我们的资产账户也就慢慢建立起来了。如果我们提早购买了保险产品,那么这些保单也就成为了我们资产的一部分。
以上是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俗称“标普图”,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在调研了全球十万个资产稳健增长的家庭资产配置方式后,分析总结出来的家庭资产配置分布图,该图是目前世界上针对家庭财富稳健增长,配置家庭资产构成比例,进行家庭理财的最为合理的方式。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是对家庭可支配资产的配置构成指导,其目的是保障家庭资产的稳健增长和家庭生活的稳定延续,这个配置的关键点是家庭可支配资产的平衡配置。通过这种配置方式,我们既有应付短期生活需要的流动现金,也有满足家庭和家庭成员长期发展的储备金,更有转嫁突发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准备。从家庭理财的角度讲,是一个攻守兼备的家庭财富风险管理体系。
基于投资账户,并不适用所有家庭,请各位量力而行。
04 传富随着家庭财富体量的增加、种类的多元,婚姻、家庭的复杂性的提升,国家政策、法律等宏观环境的变化,让中国家庭的财富传承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中追求基业长青。
财富传承不仅是房产、企业、资金等财产本身的传承,更是财富思维、理财理念、精神和文化的薪火相传。克服代际冲突、控制好传承的节奏与火候,形成一脉相承的理财理念,是实现基业长青的方向。
当我们拥有了理财的观念时,保险的价值和重要性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保险,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平均每人5张保单,保险产品是他们家庭必备的资产之一。
在中国,因为保险行业的乱象,人们普遍抵制保险,经过30余年的沉淀和洗礼,大多数人也逐渐转变了对保险的态度和认知。
然而,保险既然能被称为金融工具,它自带的属性就决定了了解它要比了解房产更具复杂和专业性。
保险保障类产品,买对了,可以抵御风险,让家庭顺利渡过难关;买错了,损失的不仅是保费本金,还可能是拯救健康的机会、照顾家人的机会和经济独立的可能。
05 趣谈保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保险的认知越来越高,几乎人人都觉得有一份健康险是重要且必须的。但就因为保险是一种反人性的产品,很少有人觉得它是现在立刻就必须拥有的。
你正在家里洗头发,发现洗发水快用光了,于是决定在明天下班的路上买一瓶洗发水带回家。有了需求,才有了购买的动作。
陪朋友逛街,自己顺手也买了一件大衣。原本没有需求,但因为上身效果太赞,能提升自己的颜值,果断入手。
反观保障型保险产品呢?你只能在你不需要的时候买它,然后就会被冷落在抽屉里,一点体现不出它的价值。不止这样,每年你还需要继续为它支付一笔不算小的费用。这时,有人就会想,目前身体倍棒,意外也不可能就那么寸地发生在我身上,暂时不保了,等需要的时候再保。然而,待你需要的那天来临了,再想购买或续保,已经失去了投保的资格。
这就是保障型保险产品反人性的地方,你不需要时觉得不需要,待需要时,已经买不了了。
06 如何买对保险?购买保险的原则是“先大人后小孩,先保障后规划”。
一 买前的量身
个人和家庭的保险是最具个性化需求的,每个人的家庭结构不同、收支不同、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负债、财务目标、结余能力、生活习惯等更是不尽相同,这些不同就会导致购买保险产品的差异性。
所以,一个家庭规划保险,首要目标不是买某种保险产品,而是应该先深度分析自己家庭的风险都有哪些?哪个才是影响家庭财务稳定的最大风险?家庭中最担心谁发生风险?伤害最大的风险后果是高额医疗费用还是收入下降甚至中断的财务缺口?
1 分析家庭的风险财务缺口
以一家三口的标准家庭来举例:(男38岁,女35岁,孩子7岁)
从上表的数据来看,丈夫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一旦丈夫离开了,家庭必备的财务缺口是74.8万元,若想继续保证之前的生活质量,财务缺口是110.8万元。(当然了,若丈夫离开,家里的生活费用和生活质量开销也会下降一部分,这里仅做简易计算)
2 谁先买?
当然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丈夫先买,其次是妻子和孩子。为什么?因为丈夫赚钱多,养家责任最大,一旦丈夫离开,家里的财务缺口是最大的。
3 买什么?
4 买多少?
当分析完家庭风险财务缺口时,每个家庭成员“买多少”也就出来了。人寿保险的保额,就是离开后的家庭财务缺口;意外保险因为保费低,杠杆大,可作为家庭财务保障的补充;重疾保险的保额,一般为3年的税后年收入或5年的家庭必备财务支出。
至于孩子的重疾险,他没有收入,也谈不上收入损失,但要考虑到家长照顾孩子的那部分收入损失。
5 赔给谁?
按法律规定,受益人应该在配偶、子女和父母的范围内确认。如果选择法定,那么顺序就是配偶、子女和父母。
建议大家不要选择法定,最好在签合同时就指定受益人。保险合同的受益人指定是很灵活的,可随时变更受益人、受益人的顺序和受益人的比例。
指定了受益人,也就指定了保额的归属。如果只想给父母或配偶或子女其中一方,那么这笔保额的赔付,就一定会给到指定人,不存在其他人法定继承的问题。保险合同的这个专属性特点,其实就能解决家庭中财务归属纠纷、婚姻变故、财富定向传承的问题。
二 买中的定制
在买前,我们确定了上述问题后,就可以开始选购具体保险产品了。
这里面,就涉及到保费和保额的关系,保费和保多久的关系,保费和交费时间的关系,以及首年交、后续交保费是否一致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保额越高,保费越高;
在同等保额的前提下,保终身的产品保费高,保定期的产品保费低;
同样保额的保险产品,选择的交费时间不同,保费也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交费时间越长,年交保费越低;
大部分保障型保险产品的保费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提高的,也就是说,购买同样的保险产品,明年交的保费会高于今年交的保费。
做个小结,就是你交保费的多少,跟保什么、保多少、保多久、交多久有着互相交叉的关系。
说到这里,有点懵没?关于定制这部分,就体现一名保险代理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程度了。
职业素养体现在,他是否会为了高佣金,而给你设计能拿到高佣金的产品组合。
专业程度体现在,他是否能在保额、保费固定的前提下,还能根据你的喜好配置出最符合你当下利益的保险产品并提出取舍建议。最重要的是,当你的要求明显不匹配自身利益的时候,他敢于提出建设性的专业意见。
所以,如果你身边有一位靠谱的保险代理人,对你来说是一件挺幸福的事。
但有人问了,我身边没有这样的保险代理人,怎么办?或者说,我如何识别他是否是靠谱的保险代理人?
一个简易但好用的方法推荐给您:
1 基于保额的多少,他跟你做规划了吗?
2 为你设计保险方案时,遵循“先大人后小孩,先保障后规划”的原则了吗?
3 他的保险方案能解决你担忧的问题吗?保额的设计能包住家庭必备的财务缺口吗?
4 如果你的家庭收支紧张,他会劝你因为保费不够而牺牲必要的保额吗?
以上四个问题前三个回答“是”,第四个回答“没有”,那么他就过了第一关了。
当他给你出具家庭财务安全规划保险方案时,你可以再问他如下问题:
1 你给我设计的产品中,哪些是终身型的,哪些是定期的?为什么只有终身型的(或定期的)?如果有终身和定期的产品组合,那再问一句,为什么你会按这种配置给我做产品组合?如果换一种配置的话,总体保费会有什么变化?
2 哪款产品每年的保费固定,哪款产品每年的保费不固定?
3 这款产品我按10年交、20年交、30年交,在年缴保费和总保费上,有什么区别?
以上问题尤其是第一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他的回答就能体现他设计产品的逻辑和思维,你能从他的回答中,体会到他是否考虑了这些问题,以及如果他考虑了,是否是以你的最大利益考虑的。
三 买后的注意事项
1 保单检视
你买的保单不能适用一辈子,需要根据你家庭结构的变化、收支变化、负债等情况做相应的调整。
一般情况下,一个专业的保险代理人,会每年主动为你做一次保单检视,以保证保险保障功能与家庭发展同步。
2 对保单的投保人和受益人的调整
若是父母给孩子投保的,到了孩子经济独立后,不管这个保单是否完成缴费,最好把投保人修改成孩子自己。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对保险的认知和管理,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给自己做一个全面规划,引导孩子理性消费和理财。
还有就是受益人的调整。为了避免亲人间的争执和官司,建议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指定受益人:
3 第一时间报案
若出险时,请第一时间给你的保险代理人打电话。
首先,在一些突发事件中,消费者可能会因为慌乱、疏忽或不专业影响保险理赔。比如,张三买了一份意外医疗险,他有腰间盘突出病史。有一天,他的腰部被突如其来的重物撞击,被送往医院。如果张三跟医生说,自己有多年的腰间盘突出病史,而忽略了自己被重物意外撞击的描述,很有可能医生的诊断就是旧病复发,这样跟意外就没有关系了,如果张三还想要获得意外医疗报销的理赔,就比较困难了。
其次,很多的保险产品中,都会有一些增值服务,比如电话医生、专家会诊、手术预约、免费援助等关爱服务,别小看这些增值服务,在特定情况会派上很大用场。而什么情况下哪项增值服务能派上哪些用场,保险代理人是最清楚的。在出险时第一时间打给你的保险代理人,会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更体贴的服务。
最后,让保险代理人第一时间知晓,他会全程协助你完成理赔事宜。
综上所述,买保险,你认为买的还是产品吗?你买的是保险公司的理赔文化,是家庭财务安全保障和规划,是对家人的爱和责任,是保险代理人的职业操守、专业的指导建议和稳定可靠的优质服务。
一名优秀的保险代理人,就跟给你看病的医生同样重要。
真心希望大家都能找到一位职业操守和专业水平令你满意的保险专业服务人员,依托一个服务能力强大的保险公司,灵活运用不同的保险产品,实现良好的家庭财务规划,长期为你的家庭保驾护航。
07 保险产品的比较看了以上这么多,如果你仍旧认为产品比较也很重要的话,那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如何比较不同保险公司的同类产品。
其实,中国保险行业也发展30余年了,保险产品的同质化挺严重的,大体差别都不太大。
比较的顺序,不能从价格开始,可以参照如下顺序进行比较:
本人致力于从事保险服务行业了,经过21天的公司培训和自我学习,谨以此文作为结训献礼。有不足之处,希望同业人士及消费者给出宝贵意见。我将以文中所述保险代理人一样,销售自己的专业、德行和长期服务。
衷心祝福大家都能够实现良好的家庭财务规划目标,不论遭遇多大的风雨,最终都能走向幸福!
推荐一本关于保险普及的书籍,书中的内容比我写的更丰富、更详尽。
-
到目前为止细胞和基因治疗公司在2021年看到超过$13.6B
2022-12-22 -
新研究表明对心脏最有益的早餐习惯
2022-12-22 -
研究人员对乳房重建结果的看法存在差异
2022-12-22 -
SLFN11 在蛋白质稳态中的监测作用
2022-12-22 -
2022年1月18日整理发布:养脑护脑的八大攻略
2022-12-22 -
7种神奇的草药 可增加快乐荷尔蒙
2022-12-22 -
PSA筛查与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的风险有关
2022-12-22 -
与肝癌有关的合成永久化学物质
2022-12-22 -
早起限时进食对减肥更有效
2022-12-22 -
新的产前检查可以减少检测染色体异常的时间和成本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