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积极的养育方式可以降低儿童患肥胖症的风险
“人体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我们的耳朵排名老二。
耳朵所获取的信息量占人体的11%,是人体与自然界互通的桥梁,
更是让我们倾听大千世界、宇宙万物的重要通道。”
耳朵,既简单又复杂。
通常我们所说的“耳朵”,指的是我们头颅两侧所见的“耳廓”,有句歇后语:“聋子的耳朵——摆设”,说的就是它,但它可不是真的摆设。给完整的耳朵打个比喻,就是《封神演义》里的“顺风耳”,既有外形,又有声音和隐形的构造。
耳朵,从外到内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如果我们把耳比作一个房间,那么从外到内,依次是“门面”——耳廓、“走廊”——外耳道,“客厅”——中耳,和“卧室”——内耳。外耳与中耳,以鼓膜为界。
“门面和走廊”——外耳。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耳廓俗称耳朵,耳廓上面的每一道沟壑都有专属的名字。耳朵不只是五官的陪衬,它还可以收集声波、定位声源,将声波稍稍放大。
“客厅”——中耳。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声波振动的能量传给内耳。中耳容积虽然仅有1~2ml,但却包含了骨头、血管、肌肉及神经等结构,可谓是“五脏俱全”。
鼓膜,是分隔外耳道和中耳的主要结构,有放大音响、防止异物和细菌等进入中耳腔的作用。
中耳腔内有听小骨,是人体最小的骨头。它由锤骨、砧骨和镫骨组成,三块骨头勾连成链——听骨链。听骨链可传递声波震动,并将声音放大22倍传入内耳。所以,正常听力时,即使微弱的声音,我们多数情况下也会感知。
另外,中耳腔与我们的大脑颞叶和小脑仅只有一墙之隔,一旦有炎症破坏中耳乳突及颅底的骨质,细菌便可沿着破损的颅底骨质进入颅内,引发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感染性并发症,危及生命。
所以,耳朵问题不可忽视,及早治疗才是关键。
“卧室”——内耳。
内耳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也被称为“迷路”。它形似蜗牛,掌控着我们人体的听觉和平衡。结构形如蜗牛,因此得名“耳蜗”。耳蜗肩负着将声信号转为电信号并传至中枢的任务,后方的三根 “蜗牛触角”叫半规管,它们相互垂直,管控三维空间的感觉,掌握着人体的平衡。
举例:当你坐过山车闭眼尖叫时,是半规管让你感受到是否大头朝下。接下来连接耳蜗和半规管的中间结构,犹如院落前的门庭,故称之为“前庭”。比如,当您在高速公路上踩下油门,准备加速的时候,前庭会让您感受到汽车是否如您所愿开始加速;当然,刹车的时候前庭也会让您感受到汽车是否在减速。
半规管感受三维空间的加减速,前庭感受直线上的加减速。
内耳,被外骨和内膜两层组织所包裹,膜性结构内还有液体,里面泡着头顶纤毛的毛细胞和它的朋友——支持细胞。在支持细胞的帮助下,毛细胞随着液体波动将动能转化为电信号。可能这样说大家不好理解,举个例子吧。石头落入湖面引起水波震动而出现的层层涟漪就类似于内耳淋巴的波动,所不同的是,内淋巴波动由听骨链震动引起,与石头无关。当内淋巴液出现“涟漪”、毛细胞纤毛随之摆动时,就会诱发毛细胞的动作电位,产生电信号,该信号一路向上传递到大脑,就产生了听觉。所以,电信号转化对我们产生听觉和调节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平衡觉和听觉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在临床上有些患者出现平衡障碍时,常常也伴发听觉障碍。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听我说耳健康》-end-
欢迎订阅,有趣有盼,了解更多!
将文章分享,科普更多人!
-
到目前为止细胞和基因治疗公司在2021年看到超过$13.6B
2022-12-22 -
新研究表明对心脏最有益的早餐习惯
2022-12-22 -
研究人员对乳房重建结果的看法存在差异
2022-12-22 -
SLFN11 在蛋白质稳态中的监测作用
2022-12-22 -
2022年1月18日整理发布:养脑护脑的八大攻略
2022-12-22 -
7种神奇的草药 可增加快乐荷尔蒙
2022-12-22 -
PSA筛查与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的风险有关
2022-12-22 -
与肝癌有关的合成永久化学物质
2022-12-22 -
早起限时进食对减肥更有效
2022-12-22 -
新的产前检查可以减少检测染色体异常的时间和成本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