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积极的养育方式可以降低儿童患肥胖症的风险
2016年8月23日,将进入处暑节气。“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那么,处暑时节的养生有哪些讲究呢?航天中心医院中医主任医师张向群提醒你,在以下四个方面注重调养,做到:养神、养阴、养肺。
一、精神养生
处暑时节天气多变,很易引发情绪变化,极易诱发消沉的心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要遵循古人的“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二、起居养生
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此时,人们的起居作息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1、早睡早起
良好的睡眠,不但可以消除疲劳,保护大脑,增强免疫力,还能促进发育,有利于美容。
2、子午觉保健康
古人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复。(即每天于子时处于熟睡状态,午时静卧或小憩)。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子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
3、睡觉时保护好腹部
不论是午睡还是夜间睡眠,都应关好窗户,用被子盖好腹部,以免秋风使脾胃受凉。
4、不宜急于增加衣服
民谣素有“春捂秋冻”的说法,秋天不要一下子增加衣服,以便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
三、运动养生
1、适当增加运动强度
随着天气的变化,早晚运动时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但秋季养生始终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做到适量运动固护阴气。
2、按摩肚脐养生
肚脐是人身要害,夏天的暑热让人们对肚脐的保暖不够,这个时节可适当加强养护。先将双手掌心搓热,然后上下重叠放在肚脐上,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分别揉按。
四、饮食养生
处暑过后,气候逐渐变得干燥,人们常会感到既热又干燥,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喉咙干燥,干咳无痰,发热等症状。
1、应对秋燥
燥气伤肺,对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可在白开水中加盐或蜂蜜,尽量少吃油炸、烧烤以及热性食物,可多吃水果、百合和一些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粥汤。建议多吃新鲜果蔬,尤其是梨子和莲藕,还可将丝瓜皮、荷叶等用于熬汤。
2、饮食养肺
首先,要多食酸味食物。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
其次,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张向群主任医师向您推荐“祛秋燥”良方
“祛秋燥”良方
作者:航天中心医院 张向群
专家介绍
张向群,男,医学硕士,航天中心医院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20余年,师承名家,主攻温病,擅长对老年病、消化系统疾病、男科疾病、皮肤科疾病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努力钻研,致力于医药知识普及,主持或参与编辑多部医学专著和健康科普读物,发表医学论文数篇。曾在北京电视台《健康生活》栏目做专题讲座,在航天科工大讲堂及航天科工各下属单位做健康养生讲座,受到好评。
-
到目前为止细胞和基因治疗公司在2021年看到超过$13.6B
2022-12-22 -
新研究表明对心脏最有益的早餐习惯
2022-12-22 -
研究人员对乳房重建结果的看法存在差异
2022-12-22 -
SLFN11 在蛋白质稳态中的监测作用
2022-12-22 -
2022年1月18日整理发布:养脑护脑的八大攻略
2022-12-22 -
7种神奇的草药 可增加快乐荷尔蒙
2022-12-22 -
PSA筛查与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的风险有关
2022-12-22 -
与肝癌有关的合成永久化学物质
2022-12-22 -
早起限时进食对减肥更有效
2022-12-22 -
新的产前检查可以减少检测染色体异常的时间和成本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