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积极的养育方式可以降低儿童患肥胖症的风险
这个观点倒是挺新鲜的,来自《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
这个作者还有很多令人反思的理论,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他的书。
蔬菜有毒论,大概的意思就是说,蔬菜是为了不让自己被吃掉,会进化出毒素,其目的就是让吃它的生物拉肚子,或者产生其他不舒服的感觉。
如果它们会说话的话,大概会说:“哥们,别吃我,我有毒。”
人或者兔子会说:“有啥毒,我试试。”
如果吃完之后,果真不舒服,那么下次见到这种蔬菜,就会放过它,转而去吃别的东西,那么这种蔬菜就会没有天敌,生活得很滋润。
但是如果这种蔬菜太好吃,也没有毒素,那么按照自然界的吃法,肯定会灭绝。
所以说,为了种族生存,蔬菜都拼命地进化出“毒素”,是很符合“进化论”的。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了防止被吃,进化出“毒素”,那么为了生存,以这种蔬菜为食的人或者兔子,也被迫要接受这种“毒素”。
第一次吃拉肚子,第二次吃就拉少点,吃得多了,也就慢慢地适应这些“毒素”。
为了填饱肚子,而让自己进化出适应这些“毒素”的体质,也很符合“进化论”。
优胜劣汰,不适应就淘汰,这是自然法则,谁的“面子”也不好使。
这么一想,这种理论的确有它“自圆其说”的地方。
再看我们的中药,所谓的“草本精华”,按照这种理论,是不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草药也是一种“毒药”,所谓的有效果,可能是“以毒攻毒”。
“是药三分毒”,这么一说,其实也蛮合理的。
当然以上只是一种“新鲜”的理论,不能说我们今天吃的这些好吃的都是“有毒”的,而且就算有,那么我们能活下来,证明我们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些“毒素”。
不过通过以上这个理论,我们能推断出,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哪怕是微生物,都有很强的“适应性”。
适者生存,如果不适应,早就灭绝了。
还有我们最近常说的新冠病毒,为了抵抗病毒,我们要接种疫苗。
而疫苗的本质是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换句话说,疫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病毒”,只不过,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者其他方法制成试剂。
疫苗进入我们体内之后,我们的“自适应”系统,会把疫苗当成真的“病毒”,对这些“入侵者”,拳打脚踢,一顿胖揍,生产出专门针对这些“病毒”的免疫大军,等下次真的病毒来临的时候,就能直接抵御了。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接种疫苗之后会出现发烧等不适症状,那是因为,自身的免疫系统不行,打不过这些“疫苗病毒”。
所以说打疫苗和蔬菜“有毒论”是一样的,都是提前来适应“毒素”,这样我们的身体就能自己进化出适应这些毒素的体质。
这么一说和“锻炼身体”是一样的。
比如冬泳,一般人冬天都是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但有些人偏不,大冬天游泳,衣服一脱,一头扎进冰凉的河水里面,想想都觉得冷,但是慢慢的适应之后,会让自己的身体很强壮。
老人也常说:“想要孩子身体好,七分暖来三分寒。”
当然,我们虽然有强大的“自适应”这个本领,但是也要量力而行,就和吃蔬菜一样,先挑战低毒素的,然后才能慢慢地适应中毒素,如果一上来就捡最毒的吃,那肯定嗝屁了。
以上都是从生物界,自然界来说的,其实蔬菜“有毒论”,对我们做人也是一种启发。
“有毒”可以理解为某种“挫折”“失败”,从古到今,很多伟大的人都是经历过很多“失败”和“挫折”的人,而那些“少年得志”“一帆风顺”的人,由于童年“没打疫苗”,长大后,但凡遇到点“病毒”就难受的不行,有的甚至连小命也保不住。
所以说,“有毒”真好。
-
到目前为止细胞和基因治疗公司在2021年看到超过$13.6B
2022-12-22 -
新研究表明对心脏最有益的早餐习惯
2022-12-22 -
研究人员对乳房重建结果的看法存在差异
2022-12-22 -
SLFN11 在蛋白质稳态中的监测作用
2022-12-22 -
2022年1月18日整理发布:养脑护脑的八大攻略
2022-12-22 -
7种神奇的草药 可增加快乐荷尔蒙
2022-12-22 -
PSA筛查与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的风险有关
2022-12-22 -
与肝癌有关的合成永久化学物质
2022-12-22 -
早起限时进食对减肥更有效
2022-12-22 -
新的产前检查可以减少检测染色体异常的时间和成本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