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积极的养育方式可以降低儿童患肥胖症的风险
胆囊息肉是我临床遇到较多的一种病情,就我的经验来看,相当一部分胆囊息肉是因肝胆湿热而形成,这类胆囊疾病也是湿热体质者的常见病。
所以,长期有面部多油、口干口苦、四肢困重等湿热质表现的人,应更加留心胆囊健康,体检时注意进行肝胆超声检查,以防有病变出现而不知。
《金匮要略》名方传世,专门调理胆囊息肉对于已经出现胆囊息肉的肝胆湿热患者,我一般以“大柴胡汤”作为基础方进行调治。大柴胡汤是中医经典《金匮要略》中的一道名方,方中柴胡能疏肝利胆、透邪外出;大黄可清泻胆腑之热;枳实行气散结;半夏可止呕、化痰、散结;芍药缓急止痛;生姜和大枣可调和营卫之气,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之功,是应对胆囊息肉的治本之法。
同时,在大柴胡汤的基础上,还应根据患者息肉的病情,加入浙贝母、夏枯草等化痰散结的药材,以及白僵蚕、蜂房这类软坚散结力量更强的动物药,以迅速有效地消减乃至消除胆囊息肉的病灶体积。
当然,临床应用该方对胆囊息肉进行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加减化裁,不能一概而论。建议有类似情况的患者尽早看诊专业的中医医师,通过辨证方法合理调治。
胆囊切除后依旧难受,因为问题根源用手术刀切不掉其实关于胆囊疾病,我门诊见到的不只是胆囊息肉,还包括不少因为这些疾病而把胆囊切掉的患者。这些患者本来以为胆囊切掉就彻底甩脱息肉和结石的包袱了,但很多人术后又重新出现了消化不良、上腹饱胀或疼痛,甚至伴有黄疸、发热等症状,西医将这种现象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就中医角度来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会出现,是因为造成结石或息肉的根源没有被消除,这种情况下,即使胆囊都已经被切掉了,却还会出现与胆囊疾病类似的症状。
通过这一观点我们不难想到,上文说的调治胆囊息肉与结石的“大柴胡汤”,对这种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不是也有效果呢?
答案是肯定的。之前曾有医家专门对这方面做过研究,运用大柴胡汤加川楝子散调治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88例,其中川楝子散是理气止痛的,可有效缓解胆系疼痛,与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内泻热结的药力结合,最终治愈率为87.5%,总有效率高达96.6%。
-
到目前为止细胞和基因治疗公司在2021年看到超过$13.6B
2022-12-22 -
新研究表明对心脏最有益的早餐习惯
2022-12-22 -
研究人员对乳房重建结果的看法存在差异
2022-12-22 -
SLFN11 在蛋白质稳态中的监测作用
2022-12-22 -
2022年1月18日整理发布:养脑护脑的八大攻略
2022-12-22 -
7种神奇的草药 可增加快乐荷尔蒙
2022-12-22 -
PSA筛查与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的风险有关
2022-12-22 -
与肝癌有关的合成永久化学物质
2022-12-22 -
早起限时进食对减肥更有效
2022-12-22 -
新的产前检查可以减少检测染色体异常的时间和成本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