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积极的养育方式可以降低儿童患肥胖症的风险
误区一:身体健康就心理健康
此为对心理健康的典型误解之一。国际卫生组织早在1981年就指出健康不仅指的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仅仅身体健康不等于健康,也不等于心理健康,它们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只有两者都具备,一个人才能算作健康。
误区二:心理不变态就算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有许多种形式,心理变态只是其极端形式而已。根据状态,人的心理可用三区来表示:白色区、灰色区和黑色区。人处于心理白色区就是心理健康,处于黑色区则心理变态,而处于灰色区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灰色心理调节得当就会恢复为白色心理,不当则会发展为黑色心理。所以仅仅心理不变态的人不一定心理健康。
误区三: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精神病
许多人对“心理问题”十分敏感又不屑一顾,认为有心理问题的人是十分可笑和可耻的,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精神病。这是一种很伤害人的误解。人经常会有心理困惑,调节不当就会形成心理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就会发展为心理疾病。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一般的心理问题,但不会都发展为精神病,所以一般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没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误区四: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是静态的、不可变化的
许多人认为心理健康就永远不会有问题,心理有问题就永远心理健康不了。其实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是相对而言的,这二者是动态的、可逆的、有变化的。
误区五:心理问题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
在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都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其实,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是程度有轻有重,或是自己没有意识到。
误区六:去做心理咨询是很丢人的事情
很多人认为做心理咨询的人都心理变态。这是很大的误区。心理咨询在中国是个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了解还不够,这可能是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之一。另外,许多人对心理咨询不信任,认为是骗人的东西。其实,正如哈佛大学博士岳晓东所说的,“心理咨询是一种享受而不是痛苦,是明智的选择而不是愚蠢的做法。”
误区七:一次心理咨询就可以解决问题
对心理咨询的不了解也导致了人们过高的期望值,认为通过一次半次的心理咨询就可以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其实,心理问题和身体疾病一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期望很快就能痊愈。而且不同于身体疾病,心理问题的治疗需要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双方互动交流。这自然也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当然,也不是所有心理问题都需要多次咨询和治疗,简单的问题一次足矣。
-
到目前为止细胞和基因治疗公司在2021年看到超过$13.6B
2022-12-22 -
新研究表明对心脏最有益的早餐习惯
2022-12-22 -
研究人员对乳房重建结果的看法存在差异
2022-12-22 -
SLFN11 在蛋白质稳态中的监测作用
2022-12-22 -
2022年1月18日整理发布:养脑护脑的八大攻略
2022-12-22 -
7种神奇的草药 可增加快乐荷尔蒙
2022-12-22 -
PSA筛查与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的风险有关
2022-12-22 -
与肝癌有关的合成永久化学物质
2022-12-22 -
早起限时进食对减肥更有效
2022-12-22 -
新的产前检查可以减少检测染色体异常的时间和成本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