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积极的养育方式可以降低儿童患肥胖症的风险
来源:金羊网
金羊网记者 马灿 通讯员 华市监
日前,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指导的食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上线,目前吸引1200万人参赛,答题次数突破17亿。主办方在统计答题情况后发现,多数答题者存在食品安全认知误区,有些甚至是可能致死伤的安全隐患,值得社会高度关注。值得一提的,自羊城晚报《食刻出击》专栏开办以来,曾多次报道类似情况,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
霉变甘蔗芯发红毒性强
据统计,超过51%的答题者对霉变甘蔗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民间就有“清明甘蔗毒过蛇”的说法。1972年3月,我国首次出现食用霉变甘蔗中毒报告,36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专家指出,如储运不当,甘蔗在一定温度下容易产生神经毒素3—硝基丙酸,一般表现为甘蔗肉芯发红。毒素一旦进入人体会被迅速吸收,引起广泛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救治不及时,中毒者会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致死率达10%以上,即使抢救过来,也会留下严重后遗症。
自制药酒可能含剧毒
在食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中,近40%的答题者认为家庭自制药酒可以放心饮用。我国一些地区有自制药酒的习俗,经常添加乌头、附子等中草药。专家指出,这些草药中含有乌头碱,是一种具有神经兴奋作用的剧毒物质,会对人体神经系统和心血管造成严重损害,轻则四肢麻木,重则死亡。
2018年5月,重庆市璧山区某居民在举办生日宴席时,带了自制药酒在席间饮用,随后饮酒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最终造成15人中毒,其中5人死亡,就是因为泡制药酒时加了短柄乌头。
野生蘑菇别采别吃
近年来社会各方大力宣传不要随便吃野生蘑菇的知识,但在本次知识竞赛中,还是有36%的答题者认为形状、颜色普通的野蘑菇就是安全的。
每年我国因误食毒蘑菇死亡的人数居高不下。很多人仅从外观来判断野蘑菇是否有毒。其实,蘑菇毒性与颜色、外观、形状毫无关联,很多毒性很强的蘑菇看起来平淡无奇。归根结底,对普通人来说,与其去研究判断野生蘑菇是否有毒,不如就记住一条:不吃。
土法榨油存致癌物
近年来一些地区出现传统土法榨油,现榨现卖,以新鲜和原料自选为卖点,看似更有营养和安全保障,其实恰恰相反。统计显示,73%的答题者对土法榨油存在认知误区。
首先是原料,很多土法榨油原料看似新鲜,但像微小霉变带来的黄曲霉毒素风险,单凭肉眼并不容易识别。其次是工艺,土榨油制作要进行高温处理,易产生苯并芘等强致癌物,而作坊式的加工设备往往并不具备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长期食用致癌物超标的土榨油危害巨大。
-
到目前为止细胞和基因治疗公司在2021年看到超过$13.6B
2022-12-22 -
新研究表明对心脏最有益的早餐习惯
2022-12-22 -
研究人员对乳房重建结果的看法存在差异
2022-12-22 -
SLFN11 在蛋白质稳态中的监测作用
2022-12-22 -
2022年1月18日整理发布:养脑护脑的八大攻略
2022-12-22 -
7种神奇的草药 可增加快乐荷尔蒙
2022-12-22 -
PSA筛查与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的风险有关
2022-12-22 -
与肝癌有关的合成永久化学物质
2022-12-22 -
早起限时进食对减肥更有效
2022-12-22 -
新的产前检查可以减少检测染色体异常的时间和成本
2022-12-22